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洪钧

洪钧

1839—1893

清朝大臣、史学家。江苏吴县人,字陶士、号文卿。同治(1862—1874)年间中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出督湖北学政,历典陕西、山东乡试,继迁侍读,视学江西。光绪七年(1881)任内阁学士,十五年起充驻俄、德、奥、荷四国大臣,晋兵部左侍郎。娴于西北舆地,尤致力于研究蒙元史。出使期间,得见俄人贝勒津所译拉施特《史集》及亚美尼亚人多桑等所撰《蒙古史》,命译人节译可采之章节,利用其中史料考证和补充《元史》缺误,编著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内10卷有目无文),对元史研究颇有贡献。自清末海禁大开后,用外国资料以证中国史实,洪氏实为首开此例的第一人。光绪十八年(1892)离驻外使职,归国,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十九年病逝。

猜你喜欢

  • 格当库伦

    见“崇寿寺”(2060页)。

  • 清修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寺址位于西安市西门内化觉巷,又名化觉巷清真寺,因在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东,故又称东大寺。西安为唐京都,外国使者、商人来此朝贡经商者很多。许多伊斯兰教徒留居于此,为进行宗教活动的需要

  • 和龙

    见“龙城”②(494页)。

  • 达旺登哲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非常设会议之一。藏语音译,意为“达旺七人联席会议”。19世纪中叶设置。在※达旺住哲基础上增加驻错那宗※哲康的哲珠共同组成。专门解决、协调财政经济和通商贸易方面的问题。参见“达旺细哲”(

  • 吴廷举

    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吴八月”(1073页),“乾嘉苗民起义”(1983页)。

  • 五国相王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中山国参与的五国称王事件。约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中山国利用齐、魏伐赵之机,※“引水围鄗”,力图夺取被赵国占据的鄗邑(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以千乘之国击败万乘之师,使赵国深以为耻,

  • 忽林答胡土

    见“乌林答胡土”(348页)。

  • 把秃孛罗

    明初瓦剌贵族首领。一说为古儿烈兀惕人,或谓辉特部人。15世纪初,与马哈木、太平共理政事,分领瓦剌诸部。永乐七年(1409),被明廷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安乐王。自是,贡使不绝。屡协同马哈木与东蒙古本雅失里

  • 沙比那尔

    见“庙丁”(1498页)。

  • 后赵

    十六国之一。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氏所建。晋太兴二年(319),石勒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统有24四郡,29万户。屡败晋军及周邻诸部,据有冀、并、幽州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