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滇越

滇越

古族名。百越的一支。始见《史记·大宛列传》。内称:昆明“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秦汉时约分布在东起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部包括今缅甸北部掸邦所辖地区,西抵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阿萨姆及普拉马特拉河南岸峡谷与平原一带。(一说其时分布在今云南洱海以西,今保山至德宏一带,其中心或在今腾冲,即古之腾越)。与今中国傣族和印、缅掸族有渊源关系。其人以象为交通工具,故所居之地又称“乘象国”。自古为川滇通往印缅的要道,中外商贾常往还于此。

猜你喜欢

  • 巴儿昔罕

    见“巴勒滚”(412页)。

  • 监母

    契丹语,《辽史·国语解》称:“监母,遗留也。”曾作:①宫卫名。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辽景宗※彰愍宫契丹语称“监母斡鲁朵” ②宫卫或部族下所置※石烈(相当于“县”,

  • 河湟事变

    清末回民、撒拉族反清斗争。光绪二十一年(1895),甘肃河州(今临夏)、狄道(今临洮)新老教派回民,因清政府在处理两派纠纷中,不分曲直,滥杀无辜,遂在马永琳、韩奴勒(亦作韩努力)领导下,发动起义,围攻

  • 旺沁帕尔赉

    1883—1945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阿鲁科尔沁部人。阿鲁科尔沁多罗郡王巴咱尔吉哩弟独生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赐头等台吉。三十二年(1906),封镇国公。1933年,任伪满洲国阿鲁科尔沁

  • 六月会

    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同仁四寨子一带。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一日举行。届期,人们身着盛装,先在本村神庙(二郎庙)进行煨桑,跳神,纪念本村神灵,然后进行歌舞、踩高跷等文娱活动,并轮流到各村演出。各村的人在村

  • 拉旁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设在村寨中的一种平台建筑物。其为各氏族社会活动中心及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一个氏族拥有一个平台,偶尔亦有两三个关系密切的氏族或是不同等级的氏族共用一平台,大氏族也有分设多个的。

  • 托河路协领公署

    见“托河路”(752页)。

  • 三罗喇嘛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名僧。又名三剌喇嘛、海喇嘛。全称海喇嘛桑杰扎西,清代文献译作“桑儿加查实”。藏族。西藏山南卓垅地区人。早年离家至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行,遂有“海喇嘛”之称。后率族迁居碾伯南川。

  • 赵英

    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一作赵瑛,字廷杰。会川伯※赵安子。明正统十年(1445),袭父临洮卫指挥使职。十三年(1448),以征央拉哈真地俘北元祁王锁南功,升陕西都司指挥佥事,守凉州(今甘肃武威)。景泰元

  • 汉军火器营

    清代八旗汉军中兵种之一。始设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太宗皇太极命名为“乌真超哈(重兵)一旗”。因系由八旗※汉军枪营、※汉军炮营以及护炮的※藤牌营所组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