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满洲源流考

满洲源流考

书名。清代官修史书。乾隆四十二年(1777)大学士阿桂等奉敕撰修,次年竣。20卷。全书分4门:(一)部族(卷1至卷7),上溯肃慎以及挹娄、勿吉、靺鞨、完颜诸部和相邻的索伦、费雅喀等部的兴衰;(二)疆城(卷8至卷13),始自肃慎,迄至元时,凡史册所载诸城镇村寨,皆按其方位,证以当时地理形势,分条辨释,并载入辽金宫室建置和一切古迹,附明卫所城站考;(三)山川(卷14至郑15),凡名山大川,据地志所载,古今互证,析异定讹;(四)国俗(卷16至卷20),对满族及其先民的习俗,如骑射、冠服、政教、祭祀、祭天、祀神、杂礼、物产等分条胪列,并附金源官制及金史国语解考。该书以清朝为纲,御制为据,从80余种文献中,摘引11450余条资料,加上按语和注解1800余条。但该书是清统治者为炫耀自己的历史而作,故对其先世与明的隶属关系力图隐晦,于建州三卫略而不论。由于该书全面系统搜集了有关文献资料,是研究满族先人史、东北史地和诸民族历史的重要参考书。有武英殿刻本、重刻本、光绪三十年(1904)中西书局石印本等多种版本,1988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孙文良等据辽宁省图书馆所藏善本加以整理的点校本。

猜你喜欢

  • 西极马

    见“天马”(216页)。

  • 花园教育学校

    解放前新疆奇台县乌孜别克族学校名。乌孜别克语又称“古丽鲜玛力甫”。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教授语文、地理、历史等课程。除以乌孜别克语授课外,还讲授汉语。为当地少数民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和促进各族

  • 伊列河

    西域古河名。见《旧唐书·突厥传》。即今伊犁河。《新唐书·地理志》作伊丽河、帝帝河。耶律楚材《西游录》作亦列河。元代危素《耶律希亮神道碑》作亦烈河。明陈城《西域行程记》作衣烈河。唐贞观十二年(638),

  • 内佐领

    清廷以皇家奴仆编设的佐领和其首领之称。前者原称内牛录,后者曾称包衣牛录章京。其效力对象和性质俱与八旗各旗分佐领有别,因属包衣组织的基本单位,故也称包衣佐领。(1)内务府总管原称包衣昂邦。迄康熙三十四年

  • 铎矟

    唐代南诏武器名。据史载:其状如刀戟残刃,或曰如朽铁。积年埋在高土中,有孔穴旁达。出丽水,装以金穹铁,所击无不洞,南诏尤所宝重,月以血祭之。以名字呼者有6:禄婆摩求、亏云孚、铎ȩ

  • 新国

    即“丸都城”(129页)。

  • 卓果特沁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轮台县城东南约25公里荒漠草甸。城为土筑,略呈圆形,周约1250米,城垣已颓。塌落基宽约6米,残高3.4米。城中有一环形小湖,湖中心有一高台,高约9米,似古代建筑遗址。城南有二小土丘

  • 后凉太祖

    见“吕光”(775页)。

  • 辛亥湘西苗民起义

    清末苗民反清斗争。1911年,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湘西苗民在同盟会员田应全(苗族)、开明绅商张伯春、沈宗嗣等组织下,以“兴汉倒满”为号召,发动苗族群众响应湖北武昌起义。同年十月中旬,决定攻凤凰厅(治今湖

  • 麃鹿神

    契丹民族祭祀的一种猎神。据《辽史》载:“辽俗好射筈鹿,每出猎,必祭其神以祈多获。”(卷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