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炭山

炭山

辽代山名。又作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南。一说即今赤城县独石口外东黑龙山;一说在今万全县南之炭山。为有辽一代契丹皇帝避暑游猎常往之地。山上建有凉殿,《辽史》不乏帝率群臣幸此山清暑行猎的记载。早在契丹开国前就成为※耶律阿保机着力经营之地,成为他统一契丹8部以至称帝的基地。据《新五代史·契丹传》称,阿保机军力日强,四处征讨,所得汉民益多,即于原8部中别为一部,治汉城,此城就建在炭山以南,因其地有盐池之利,原为后魏时所置滑盐县,8部皆取食之。又“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阿保机以此为基础,召8部首领前来聚会。“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遂立。”阿保机称帝后三年(909)五月,再置羊城于炭山之北,始起榷场以通诸道市易。

猜你喜欢

  • 毫泥

    参见“惰塔”(2273页)。

  • 鄂木兑

    ?—1635清初将领。蒙古族。曼靖氏。初仕明,任守备。天命六年(1621),降后金,隶蒙古正黄旗。七年,从征广宁,以功授游击世职。天聪元年(1627),从皇太极征明,率军破明总兵满桂,以功进二等参将。

  • 西藏奏疏

    书名。辑自钦差驻藏大臣孟保、海朴等人奏折。10卷。主要记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国策动拉达克首领勾结森巴人武装入侵阿里和西藏人民反击入侵者,收复失地之经过,以及惩办军务失职之满汉官员和藏族噶伦官员

  • 弘旿

    清朝宗室。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之孙,诚恪亲王允祕次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封二等镇国将军。三十九年(1774),晋封贝子。屡坐事,夺爵。嘉庆年间(1796—1820),授奉恩将军

  • 牙含章

    1916—1990现代藏学家。笔名章鲁、子元,别名马尔沙。甘肃临夏人。回族。1936—1937年曾赴藏区调查,先在夏河拉卜楞寺,继随嘉木样朝佛团入藏,在哲蚌寺学习,后经印度、香港返国。归后写有青藏地区

  • 勒克德浑

    1618—1652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颖毅亲王萨哈璘次子。崇德八年(1643),坐兄阿达礼谋立睿亲王多尔衮罪,黜宗室为庶人。顺治元年(1644)十一月,复宗室,封多罗贝勒

  • 女真姓氏

    金代女真族姓氏。《金史·宗室表》序说,女真人“以部为氏”,即以部落名称(部落名一般来源于居地名)为姓氏,有多少部落就有多少姓。据《金史·留可传》,辽末金初女真族共有47个部落,然后来有发展变化。女真人

  • 拔要

    见“巴岳特”(410页)。

  • 质睦

    见“耶律只没”(1308页)。

  • 郑公厚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广东都城人。瑶族。正德十四年(1519),与韦公炳在都城山区聚众反抗官府,自号通天大王,公炳称通地大王,并联合封川归仁乡壮族首领、铲平王蒙公高,率众3千攻打封川县城,杀指挥张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