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琼结

琼结

西藏山南县名。地处雅隆河谷,有琼波河流经此地,又称雅隆琼波。其名出现较晚,唐吐蕃时称青瓦达孜。《唐书》据“青瓦”之音又译为“勃令驿”或“匹播城”,属四如建制中的约如辖区,为吐蕃大贵族桂氏及努氏之采邑,又是约如区内琼隆千户所治所(琼隆即琼谷或琼波河流域之意,与琼结命名有关)。元时属雅桑万户及唐波切“八千户”辖区(今琼结县久合区下林村仍有昔时“八千户”所所址),称苏纳唐波切。元末明初建宗制(相当于县制),据调查帕木竹巴始于此地建青瓦达孜宗(因吐蕃青瓦达孜宫而得名),五世达赖时始以今琼结宗称之。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出生于琼结宗雪村。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之父原为琼结宗大寺日乌德庆寺僧人,后亡命康区。该地古迹甚多,帕竹所建青瓦达孜宗之宗堡即在吐蕃旧青瓦达孜宫址之下,楼高9层,遗址尚存。

猜你喜欢

  • 鄂宁

    ?—1770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大学士※鄂尔泰第四子。乾隆举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由副都统、侍郎授湖北巡抚,旋调湖南。三十二年,调云南巡抚。任内至普洱(今云南普洱县)办理军务;

  • 喀尔喀左翼旗

    见“喀尔喀左翼部”(2208页)。

  • 清末,地方政府在土族地区征收赋税时,将百姓按财产多寡所划分的等级。分为四班或五班,入第一班者最富有,二班次之,末班最穷。反映出社会上贫富不均,阶级分化现象较前突出,并产生了一批新的地主。

  • 和宁王

    见“阿鲁台”(1217页)。

  • 倘不浪

    即“塔布囊”(2157页)。

  • 马祖常

    1279—1338元朝大臣,文士。字伯庸。居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先世为汪古部人。礼部尚书※马月合乃曾孙,漳州路总管府同知马润之子。7岁知学,及长,益笃学。师蜀儒张䇓,备受器重。仁宗延祐

  • 正义之路报

    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阿山区组织委员会创办的报纸。1948年9月在阿山以维、俄两种文字出版。重点是宣传阿山地区的法令和建设成就,报道国内外政治形势,揭发国民党和乌斯满集团的残暴统治,对推动阿山区革命斗争

  • 嘎拉图庙

    寺庙名。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达布察镇西北200公里处。曾为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的重要根据地。锡尼(又作席尼、西尼、悉尼)喇嘛在此发动广大牧民,组织军队,进行反抗封建王公的武装斗争,取得多次胜利。1

  • 元史典故编年考

    书名。清孙承泽撰。10卷。前8卷为元朝廷事实典故,9卷录《元朝秘史》,10卷附辽金遗事。所述元朝廷事实,采取分代编辑方法,材料取自《元史》本文,尤多参据元人文集。叙次注重信实,力避芜杂滋蔓,有删繁增简

  • 三温台吉

    见“真相台吉”(1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