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那恰
即“白纳查”(600页)。
即“白纳查”(600页)。
壮语音译,亦名都布、都落布。古代壮族纺织品。特产于今广西各地。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当马援进军至岭南骆越(壮族先民)地区时,“更为援制都布单衣”。据明末清初广东人屈大均考证,“都布者,络布也。…
西夏神宗李遵顼年号。1211—1223年,凡13年。
亦称“鸠民”。僚人的一支。汉晋时分布滇西及牁古、益州二郡间的兴古郡(今云南东南之文山、红河两自治州一带)。出自古代百越族系之一支,发展为壮侗语族诸民族,与今仡佬族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见“越里笃国”(2191页)。
明代壮族农民起义之一。景泰年间(1450—1456),古田(今属广西永福地)壮族农民,因饥荒向地主借谷济荒,同地主武装发生冲突。地主贿赂官府,以“僮佃”“造反”罪名逮捕其领袖韦朝威。农民以武力救出韦朝
西夏遗址。地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大罗山东麓。西夏景宗李元昊时期(1032—1048)所建十二监军司之一静塞监军司驻地。毅宗李谅祚于奲都六年(1062)改名祥祐军。城呈方形,东西长571米,南北宽540米
书名。亦名《华阳国记》。东晋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即今四川崇庆人)撰。凡12卷,附属1卷。书成于永和十年(354)。宋以后刻本渐多,现存本以明嘉靖张佳胤刊本和刘大昌刊本为最早,《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见“丹必占灿”(378页)。
见“忽失河卫”(1489页)。
?—184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马佳氏。由亲军累擢冠军使。出为湖南宝庆协副将,从提督罗思举镇压湖南省江华瑶族人民起义。后历绥靖、镇筸、宁夏等镇总兵。道光二十年(1840),***战争爆发,率镇筸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