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秦瓯之战

秦瓯之战

秦始皇南并百越时同西瓯人的一次战役。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秦朝发兵50万,分5路进攻岭南百越地(今广东,广西等地),以尉屠睢统领的一路屯兵于镡城(在今湖南、广西边境之越城岭,亦称始安岭),遇越人西瓯军坚强抵抗。西瓯人采用全民皆兵和坚壁清野的战术同秦军周旋,使秦军腹背受敌,疲惫不堪,3年不敢“解甲弛弩”,西瓯军不断夜袭秦军,使秦军大败,“伏尸流血数十万”(《淮南子》),主帅尉屠睢被击毙。秦始皇为解决被困秦军的粮食和后援,派越降将史禄率人凿渠(后称“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以通粮道,增援部队。终于在三十三年(公元前214)打败西瓯军,统一岭南百越地,于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

猜你喜欢

  • 晁兔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氏。第三代顺义王※扯力克长子。驻牧于山西偏关外委兀儿趁一带,距明塞700余里。万历十五年(1587),受明封为龙虎将军。卒于其父前,故未继承顺义王位,子三(一说子四)

  • 阿荣

    ?—1333元朝大臣。字存初。蒙古克烈氏。中书右丞※按摊子。幼充武宗宿卫,累官湖南道宣慰副使。督有司治兵守境,以遏广西徭民起事。历迁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佥会福院事、吏部尚书。泰定(1324—1328)

  • 阿力·多布库尔路

    见“阿力路”(1199页)。

  • 南木合

    见“那木罕”(929页)。

  • 万景和

    清末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写经家、阿拉伯文书法家。天津人。回族。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被中国穆斯林尊称为“万爸爸”。擅长阿拉伯文、波斯文书法,在“三一体”的基础上对“洋体”(阿拉伯国家的书法

  • 窝集后卫

    见“兀者后卫”(1111页)。

  • 班禅五世

    见“罗桑益西”(1419页)。

  • 学士

    西夏职官名。掌文字。夏毅宗奲都六年(1062)始设,与中等司等位。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立翰林学士院,以著名文人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后也仿宋制设观文殿大学士、徽猷阁学士等。又分番学士、汉学士。

  • 李秉常

    1061—1086西夏第三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毅宗李谅祚长子,母梁氏。八岁即帝位,母后摄政,以太后弟梁乙埋为国相。太后摄政期间,废汉礼,行蕃礼。夏大安二年(1076)亲政。六年(1080)正

  • 诺褐拔

    即“诺曷钵”(19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