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穆亮

穆亮

451—502

北魏大臣。亦作缪老生、丘目陵亮,字幼辅。鲜卑丘穆陵氏(后改穆氏)。开国大臣太尉穆崇玄孙,驸马都尉穆平围之子。献文帝拓跋弘时,为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延兴元年(471),孝文帝即位,徙封长乐王。历泰州刺史、殿中尚书、西戎校尉,敦煌镇都大将。政尚宽简,赈恤穷乏。后援都督秦梁益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太和九年(485),率骑3万于龙鹄(今四川松潘县)击走吐谷浑,立弥承为宕昌王而还。后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司州大中正。十二年(488),加征南大将军、都督怀洛南北豫徐兖六州诸军事,率骑1万于醴阳(今河南桐柏县西)击退齐将陈显达。翌年,迁司空,参议律令。按例降爵为公。寻领太子太傅。十七年(493),受诏与李冲等治洛阳。及迁都,加武卫大将军,总中军事。孝文帝南征时,录尚书事,留镇洛京。二十年(496),以兄穆罴参与穆泰谋叛事,上表自劾。迁使持节、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徙封顿丘郡开国公,以袭高祖崇爵。宣武帝即位,迁定州刺史,改骠骑大将军、尚书令,转司空公。卒,追赠太尉公、领司州牧,谥匡。

猜你喜欢

  • 斡准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来源于部名。居苏滨水(今绥芬河)、把忽岭毛密水(今兴凯湖南之门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居地有变动。后改汉姓曰赵。

  • 四方诸姓

    魏晋时与鲜卑拓跋部保持朝贡关系之四方部落。史称“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共35姓(一说32姓),其中东方宇文、慕容2姓,南方茂春氏等7姓,西方尉迟氏等16姓,北方贺兰氏等10姓。诸部或姓大小不等,

  • 鄂托克

    ①明代蒙古的社会、经济单位。亦译鄂拓克。蒙古语音译。一说由粟特语演化而来,并出现在突厥语、蒙古语和通古斯语的各种方言中。明代,作为经济实体、社会组织和领地的名称,普遍存在于东西蒙古。范围和大小相当于元

  • 胡禄俟利发

    见“吐迷度”(767页)。

  • 伊秩靡

    西汉时乌孙大昆弥(王)。※翁归靡第三子大乐子。成帝永始元年(前16),大昆弥雌栗靡被末振将遣人杀害后,被汉中郎将段会宗等立为大昆弥。为报杀侄仇,命翎侯难栖杀末振将。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进京朝觐,

  • 兀者

    ①元代女真的一支。一作斡者、吾者、斡拙,又称吾者野人。女真语,意为“野”;一说是满语“窝集”的同音异译,意为“大森林”或“深山老林”。分布在今黑龙江下游两岸深山密林里(一说还包括松花江下游两岸的山林地

  • 萨拉齐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黄河北岸。明初为云内州,后改云内县,属丰州,为蒙古俺答汗所据。清并漠南蒙古后,于乾隆四年(1739)置萨拉齐及善岱二协理通判,二十五年(1760),并为萨拉齐理事厅,

  • 车盖鲜卑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居显美(时属南凉武威郡,今甘肃武威西北)一带。东晋义熙五年(409),北凉沮渠蒙逊率骑5千至显美方亭破之,徙数千户而去。次年,蒙逊进围姑臧(今甘肃武威),与折掘、麦田诸部

  • 李怀光

    729—785唐朝将领。靺鞨人。本姓茹,父茹常迁居幽州,为朔方部将,以战功赐姓李。以壮勇、敢诛杀著称。唐肃宗上元(760—762)中,因功升开府仪同三司、朔方军都虞侯。代宗大历六年(771),兼御史中

  • 护骨

    见“纥骨”(9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