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羌语支

羌语支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包括11种现行语言和1种文献语言。由于这个语支的多数语言是80年代才陆续对外介绍,所以人们对它的特点还知道得不多。羌语支本身可分为北支和南支,北支受藏语影响大,南支受彝语支语言影响大。各语言远近关系可用下表加以表述:语音特点有:复辅音丰富,多的有200多个,有二合和三合两类,二合由前置加基本辅音或基本加后置辅音构成,三合由基本加前后置辅音构成。单辅音一般在40—50个之间,个别语言超过50个。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塞擦音分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4套。元音有长短、卷舌、鼻化等区别,南支有松紧区别。复元音以后响为主,由i、u、y 3个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原始藏缅语的韵尾已基本脱落。声调发展不平衡,少数语言或方言尚未形成音位调,声调的作用相对来说作用不大。语法特点有:有丰富的粘着形态和屈折形态,南支和北支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别,南支相对说形态已简化。名词一般都有数和指小范畴。人称代词都有格范畴。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量词比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动词有人称、数、时态、体、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加前缀、后缀或词根屈折变化等方式表达,重叠词根也是重要的形态手段。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一般没有级范畴,基本形容词词根经常用重叠形式。结构助词很丰富,语法作用较大。词汇特点有:多音节的单纯词比例较大。语支内各语言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0—30%左右,构词中词头多于词尾。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藏语,四音联绵词较丰富。羌语支的总特点是保留较多原始藏缅语的面貌,它在藏缅语族中的地位已逐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猜你喜欢

  • 弘旿

    清朝宗室。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之孙,诚恪亲王允祕次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封二等镇国将军。三十九年(1774),晋封贝子。屡坐事,夺爵。嘉庆年间(1796—1820),授奉恩将军

  • 福明泰

    见“宝音格尔勒”(1523页)。

  • 乞伏保

    又作乞伏宝。北魏镇将。高车部(敕勒)乞氏(原为乞袁氏)。父乞伏居,显祖献文帝(465—471年在位)时为散骑常侍,领牧曹尚书,赐爵宁国侯。父死,袭侯爵,例降为伯,稍迁左中郎将。出为鄯善镇将。以事母孝谨

  • 唾契汗

    见“契汗”(1563页)。

  • 始元

    ①五代后梁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910—913年,凡4年。②西汉昭帝年号。前86—前81年,凡6年。

  • 渝水

    古河流名。又作宕渠水。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因渠江与合川县以下一段嘉陵江合流,又通称渝水。昔有賨民聚居其两岸。

  • 玛木特呼里

    清代东布鲁特(前柯尔克孜族)首领。又译玛穆特呼里、玛木克呼里。初驻牧于格根噶尔奇拉、特穆尔图淖尔(前苏联伊塞克湖)一带。后为避准噶尔侵掠,西迁寓居安集延(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境内安集延)。乾隆二十年(1

  • 苗金台

    ?—约1451明正统景泰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镇远人。苗族。正统十四年(1449),三月,自称顺天王,率洪江等地苗民起义。联合湖广、贵州边界苗众,反征粮征款,反苛税杂役,攻靖州土官衙门及湖广、贵州一路

  • 思南镇西等处宣慰司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

  • 叶臣

    1586—1648清初将领。满族。完颜氏。世居兆佳(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下营子赵家村附近)。初隶镶黄旗满洲。后金天命四年(1619),从太祖努尔哈赤破明铁岭城,积功晋三等轻车都尉。太宗皇太极即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