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胥鼎

胥鼎

?—1226

金大臣。字和之。代州繁峙(今山西繁峙县)人。尚书右丞胥持国子。大定二十八年(1188),擢进士第,历任大理丞、尚书省著作郎、右司郎中、工部侍郎。泰和六年(1206),奏建急递铺转送文檄之制,时以为便。至宁元年(1213),由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出为知大兴府事,兼中都路兵马都总管。贞祐二年(1214),谏言立法赈救在京贫民,定权宜鬻恩例格,视入粟草多少迁官升职,救活百姓甚众。后历任尚书右丞、汾阳军节度使、知平阳府事、权宣抚使。通达吏事,有度量,为政镇静,所在无贤不肖皆得其欢心。三年四月,建言积军储、备黄河、选官谳狱、简将练卒、钞法、版籍等13事利害,颇被采用。七月,拜本路宣抚使。以能设方略退兵,进官一阶。四年,遣兵屡退围平阳之蒙古兵,拜枢密副使,权尚书左丞,行省事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兴定元年(1217),进拜平章政事,封莘国公。上书提出“六不可”,反对出兵侵宋。正大二年(1225),进封英国公。

猜你喜欢

  • 营王

    元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武宗至大元年(1308,一说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云南王忽哥赤子也先帖木儿由云南王进封。

  • 塔里牙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蒙古语“塔里牙惕”意为“田禾”,“赤”意为“司事人”,《华夷译语》释为“农人”,即“种田人”。指皇室、诸王位下所属种田户及掌管田务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大斡耳朵位下等即设

  • 基诺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基诺,旧他称“攸乐,清文献称之“三撮毛”。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洛克(基诺山)。18021人(1990年)。其族源,一说从基诺山北部附近地区迁来;一说源于由北南

  • 大安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惠宗大安年间(1075—1085)。传世有铜质大小多品;有背无文、背俯月与折二钱等几种。

  • 却图汗

    见“朝克图台吉”(2175页)。

  • 塞曷支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旧唐书》称该部“居啜河(今哈拉哈河)之南”,《新唐书》谓“居啜河之阴”,具体所在可分为南北中三说。南说为少数人之见,定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省交界的霍(一作呼)林河之南。北说乃清

  • 赤峰学生救国团

    1919年北京发生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塞外,赤峰蒙汉各族学生纷起响应。市内国民高等学校和9所县立小学全体师生组织学生救国团,声援五四运动,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要求废除二十一条,

  • 翁卜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的僧职名。寺庙办事人员。地位在※尼尔巴之下。数目不定,根据需要设置。分掌寺庙各种杂务,如寺庙所属牛、马、羊群以及土地的经管与买卖、建筑工程的监督等。

  • 诺延出钟根

    见“三娘子”(50页)。

  • 贸易亭

    清代设于伊犁等地与哈萨克、布鲁特等进行贸易的场所。亭置营务处或驼马处,由贸易章京经理。亭旁置土堡,供前来交易商队居住。当商队抵达卡伦附近时,守卡官兵即将其人数、货物、牲畜进行登记,并连同所送王公、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