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脱脱不花

脱脱不花

1422?—1452

明代蒙古可汗。又作不花王、普化可汗、达达可汗,或简称脱脱。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长子。早年随父居东蒙古(鞑靼部)。曾娶兀良哈属部郭尔罗斯首领沙不丹(彻卜登)女为妻,生摩伦台吉。后因妻与部下私通,遂伤其耳鼻后休归娘家,故与沙不丹结仇。宣德(1426—1435)间,与其弟阿噶巴尔济等叛离鞑靼部,与瓦剌领主脱欢合作,娶其女,共同对抗鞑靼部的阿鲁台及阿岱汗。宣德九年(1434),大败阿鲁台。正统三年(1438),攻杀阿岱汗。同年(一说次年),被脱欢立为可汗,号岱总汗(一作太松汗,均为“太宗”的异译)。接管阿鲁台属众,驻牧于东部蒙古,势及兀良哈3卫,时入辽东并攻略女真诸部。四年,脱欢卒,子也先继称太师淮王,欲谋取汗位,君臣失和。为摆脱也先控制,恢复汗权,拒立脱欢女(也先姊)所生子为太子,单独与明朝通贡互市,不同意南下攻明。土木之变后,受明朝挑拨,也先疑其与明朝勾结,关系急剧恶化,兵戈相向。景泰二年(1451),在喀喇沁等部支持下,击败也先。后因弟阿噶巴尔济中瓦剌离间计,叛投也先,致兵败,逃入兀良哈。次年,被沙不丹以积怨杀害。

猜你喜欢

  • 孛术鲁阿鲁罕

    金大臣。又称孛术鲁正。隆州(治今吉林农安)琶离葛山人。女真族。孛术鲁氏。幼年,先后被选习契丹、女真字。及长,为黄龙府路万户令史。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试外路胥吏300人,为第一,补宗正府令史,擢

  • 隆庆封贡

    即“俺答封贡”(1885页)。

  • 巴答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布达卫,并说清代有巴达山、布达窝集,均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与富尔嘉哈河、萨喇河相近。

  • 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后发展成为专称,今四川茂汶等地的羌族为其一支的后裔。其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卜辞。殷商时居商的西方,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与商朝关系密切。以畜牧为主要生计,主牧羊

  • 胡什奇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崇巴噶什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二十八年(1763),首领瓦勒比以其辖地供牧放官厂牲畜,并悉心经理牧群,获四品顶带。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200

  • 李辅

    ?—303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字玄政。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东汉建安末,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巴人。※李虎孙,※李慕子。西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当弟※李特等随略

  • 达兰特哩衮之战

    明代东蒙古左右翼之间的一场大决战。达兰特哩衮或称达兰哈喇,亦译作答兰特里温、达兰图鲁特,直译为“七十个头”或“七十个山头”,意为多峰山。一说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大青山的蒙古语称呼,一说为伊克昭盟右翼中旗

  • 温江多寺

    寺庙名。又写作温江多修持寺、温江多无比吉祥扬善寺。地处拉萨西南拉萨河东岸、聂塘对面。建于赞普赤祖德赞时。为赤祖德赞供奉其本尊的神殿。原寺高九层,飞檐九重,汉式歇山屋顶,装饰华美。系由于阗、泥婆罗(尼泊

  • 许亨植

    1909—1942朝鲜族抗日将领。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第一大队队长。1935年初,以哈东支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二团团长,后调任三团政治部主任。是

  • 清廷反击缅甸木梳王朝之役

    乾隆三十二至三十五年(1767—1770),缅甸木梳王朝屡犯中国边境。清廷命将军明瑞督师征之。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两军大战于蛮结,木梳军大败。旋因木梳军败退中焚毁沿途傣族、掸族村落,清军粮米不继,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