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荧泽之战

荧泽之战

春秋时狄人灭卫国的战争。晋献公(前677—前651年在位)“启土”向外扩张,驱赶北狄,占据大片狄土。狄人被迫向东迁徙,进入华北平原,与邢、卫等诸侯国发生冲突。周惠王十五年(前662),狄人向邢国发动进攻,春秋霸主齐桓公率齐、曹、宋三国军队救邢,但慑于狄人的浩大声势,不敢贸然与狄人开战。十七年(前660),狄人为了分散华夏诸侯的救邢联军,突然分兵南下,进攻卫国,兵至卫都沫(今河南淇县)附近,齐桓公未分兵救卫,卫国处于孤立无援境地。卫懿公平日昏愦无道,不体恤国民,却封鹤为大夫,乘以轩车(国君专舆)。当狄人临近时,百姓不愿为他出战,讥之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卫懿公无奈,只好率军出城与狄人战于荧泽(在今河南淇县和滑县之间)。结果擅长野战的狄人很快击溃卫军。卫懿公败逃时不作隐蔽,“不去其旗”,被狄人发现擒杀,大臣、将帅或死或被俘,全军覆没,无人向周天子及诸侯报信,卫国被狄人灭亡。经此战,狄人占据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燕国以南的大片土地。

猜你喜欢

  • 雅尔河卫

    见“阮里河卫”(933页)。

  • 隆裕

    见“耶律隆祐”(1320页)。

  • 松林

    ?—1900清末官员。满洲镶黄旗人。巴雅尔氏。由笔帖式累擢给事中。出知临安府,升云南粮储道,晋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内擢顺天府府尹,因病解任,旋起为内阁侍读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

  • 海固回民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三次回民起义。1939年元月、5月和1941年5月,先后发生在宁夏海原、固原,史称“海固事变”。因国民党陈诚部队在海固地区抓兵,强迫入伍回民吃猪肉,烧毁清真寺,横征暴敛,污辱妇女等暴行引起

  • 忽鲁合真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作不剌合臣、不卢合臣、忽勒合真。蒙古语意为“捕貂鼠为业,以其地盛产貂鼠,居民以猎取貂鼠者”,并以之与他族交换,故名。居住于巴儿忽真隘(

  • 木答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穆当阿山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500余里有穆当阿山,又宁古塔城西30里有穆当阿城。

  • 热河行宫

    见“避暑山庄”(2566页)。

  • 县君

    清代宗室郡王侧福晋、贝子正夫人所生之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列第四等。初制,郡王、贝子之女,无论其嫡生庶出,应封之时均以分封为县主、县君。康熙四十五年(1706)题准,庶出者同与嫡女一例授封,实为过优,从

  • 工布朗结

    1799—1865清代四川中瞻对土司。出生于瞻对切依地方之瓦达寨,号称“布鲁曼”(意“瞎子娃娃”)。藏族。土司罗布七力之子。继父业扩张势力。嘉庆(1796—1820)末年,袭扰炉霍土司及上、下瞻对。遭

  • 庆源郡女真国书碑

    碑石。金代修建佛寺以女真文字雕刻的功德题名碑,因原立于朝鲜咸镜北道庆源郡东原面禾洞佛寺,故名。现存汉城博物馆。碑身上部已残去一段,现存部分高约2米,宽约0.6米,厚约0.45米。四面皆刻女真字,字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