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曷钵

诺曷钵

?—688

唐代吐谷浑可汗。又作诺贺钵、诺遏钵、诺褐拔等。慕容氏。※慕容顺子。初受封燕王。唐贞观九年(635),父为臣下所杀后,嗣立。因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获唐兵部尚书侯君集兵援,始平乱。次年,请颁唐历,奉唐年号,并遣子弟赴长安入侍,受唐封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勤(勒)豆可汗。同年十二月,亲到长安朝觐,并请婚。十二年(638),因唐允其请婚,而拒吐蕃请婚,为吐蕃所怨,遭吐蕃攻,遁走青海之北。十三年,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许之,并于次年遣淮阳王道明送公主至吐谷浑。自此双方修好,屡遣使至唐朝贡。十五年,以所部丞相宣王专权,谋袭击公主,劫其奔吐蕃,惧,逃鄯善城,后获唐鄯州刺史及所部威信王援,败宣王,乱平。二十三年(649),太宗卒,刻其石像列昭陵前,后受高宗封为驸马都尉。永徽三年(652),弘化公主入朝,为其长子慕容忠请婚,高宗以会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金城县主许之。龙朔三年(663),因罪臣素和贵投奔吐蕃,尽告国中虚实,遂遭吐蕃进攻,兵败,率王室及部众数千帐弃国逃唐凉州(今甘肃武威)。乾封元年(666),受唐封青海王。咸亨元年(670),唐遣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伐吐蕃失败,吐谷浑王依唐复国未遂。三年,为吐蕃所逼,由凉州徙鄯州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南,再徙灵州(今宁夏灵武南)。唐于其地置安乐州后,任刺史。

猜你喜欢

  • 蒙古八旗

    见“八旗蒙古”(30页)。

  • 黑枪会

    赫哲和汉族群众自发组成的抗日自卫组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现。活动于今黑龙江同江县街津口村一带。初由团山子(今饶河镇)一个姓朱的把头集合40余人组成。专打日本侵略者和土匪。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

  • 耳六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意为奶公。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耳六,是各台吉乳母之夫”。其地位属于台吉的家仆。因乳母受台吉的尊重,故其夫常被台吉作为心腹家臣,跟随台吉左右,协助处理内外各种

  • 绥远旗志

    书名。高赓思纂。光绪三十三年(1907)修成。共10卷:卷1疆界沿革;卷2山水、城垣;卷3故城郡县考;卷4官制考、职官表、官制兵制表、俸饷表;卷5经政略;卷6学制、选举表、学堂各表;卷7宦绩;卷8人物

  • 允禩

    1681—1726清朝皇子。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玄烨第八子。良妃卫氏所生。康熙三十七年(1698),封贝勒,才能出众,深得人心。四十七年(1708),署内务府总管事。太子允礽既废,他结诸皇子允禟

  • 丹津班珠尔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又称丹津班珠尔多仁。藏族。出身西藏大世家,※康济鼐侄,多仁班智达之子,妻为八世达赖之妹。任噶伦。乾隆五十三年(1788),照其他噶伦例,赏给“札萨克”名号。同年,廓尔喀(今尼泊尔

  • 弄甥

    明初云南宁州土官。彝族。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取云南,改元临安路为府,置官署。十六年(1383),受乡老王庆保荐。十七年。署宁州(治所在今云南华宁县)土知州。同年,赴京朝觐,予诰敕冠带,实授宁州

  • 西盟垦务总局

    清末在内蒙古西部督办垦务的机构。原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在包头镇设立的西盟垦务分局。办理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垦务和后套水利事宜。三十一年(1905),改为总局。后因乌兰察布盟另设垦务总局,只办

  • 琦善

    约1790—1854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都统成德子。字静安。袭侯爵。嘉庆间,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巡抚。任内,于南阳筑马营坝防汛,因堵御不速革职。道光五年(1825),擢两江总督,

  • 失里吉

    见“昔里吉”(1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