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贺什格巴图

贺什格巴图

1849—1915

清末蒙古族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里克苏木人。牧民拉卜杰子。19岁前在村塾学蒙文,通过自学,通晓汉文、藏文。20岁在巴拉珠尔公手下当书吏,因同情“独贵龙”运动,写诗赞美,受牵连被革职。从事放牧,行医,生活清苦。诗作有《可贵的独贵龙》、《蔚兰色的天空》、《双马行》、《平等》、《罪恶的时代》等,揭露和批判旧社会的丑恶,寄托对新社会的希望。其诗具有鄂尔多斯民歌风味,善于用好来宝形式写作,音律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还著有《初学文鉴》,是包括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快板诗,通俗易懂,被鄂尔多斯村塾用作儿童课本。还著有《珠宝集》,概述从三皇五帝至清末的历史。其部分作品被选入《蒙古族历代文学作品选》。

猜你喜欢

  • 人头桩

    即“焦”(2250页)。

  • 黎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黎语自称“赛”。因分布地域不同和方言、服饰等差异,内部又分“侾”、“杞”(或“岐”)、“美孚”、“本地”等支系。现有人口1110900 (1990年),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中南部。语言属

  • 都勃极烈

    金建国前女真部落联盟长称号。女真语音译,“都”意为“核心”(一说借用汉语),“勃极烈”意为“官长”、“首领”、“头目”,合为“核心头目”或“总头目”之意。《金史·国语解》谓:“总治官名,犹汉云冢宰。”

  • 特音珠

    ?—1613后金将领。满洲正蓝旗人。完颜氏。太祖起兵后率众归附,编佐领时兼管六佐领事。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从额驸扬古利征辉发部,克多壁城。二十七年(1599),从征哈达部有功。三十九年(161

  • 索南坚赞

    1372—?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故又称萨迦巴索南坚赞。藏族。生于夏鲁康萨。8岁既晓佛典,并广读经论。17岁随索南查巴及贝甸僧格出家,取名索南坚赞贝桑波。及长,从布顿仁钦珠(即布顿大师)、杰赛托梅桑波、

  • 太原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又称“清真古寺”。寺在山西省太原市大南门街(今解放路)。相传始建于唐德宗贞元(785—804)年间,宋仁宗景祐(1034)年间重修。今寺为明初所建。为山西最古老的寺院。整个建筑形式,

  • 慕容冲

    ?—386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小字凤凰。西燕国君慕容泓弟。前燕光寿三年(359),封中山王。建熙十一年(370),前燕为前秦所灭,与慕容暐及鲜卑4万余户被迁至

  • 桄榔面

    壮族地区特产食品。亦称桄榔粉。产于广西南部龙州凭祥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终年无霜雪地带。出自桄榔树(亦称砂糖椰子)。制法:春夏间,把树干砍倒,剥皮,取其髓心,切成碎片,捣成粉末,装入布袋,放在水缸

  • 察洼冈

    参见“桑昂曲宗”(1965页)。

  • 赞哈

    傣语音译,又作章哈,意为“能歌善唱者”。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民间男女歌手,傣族文学的继承、传播和创新者。一般不脱离生产。民间每遇节庆或重大活动,均请其演唱。平时夜间也在各村寨自发进行演唱。内容包括傣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