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丕勒多尔济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贝勒※西第什哩长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父卒,弟丹津多尔济袭贝勒爵,协理旗务。五十八年(1719),随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入觐,以所属编为一旗,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五十九年,遣子沙克都尔扎布随振武将军傅尔丹攻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雍正五年(1727),随额驸郡王策楞赴恰克图(前苏联境内恰克图)勘中俄地界。六年以老罢职,其孙喇木丕勒多尔济袭。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贝勒※西第什哩长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父卒,弟丹津多尔济袭贝勒爵,协理旗务。五十八年(1719),随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入觐,以所属编为一旗,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五十九年,遣子沙克都尔扎布随振武将军傅尔丹攻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雍正五年(1727),随额驸郡王策楞赴恰克图(前苏联境内恰克图)勘中俄地界。六年以老罢职,其孙喇木丕勒多尔济袭。
?—352十六国时期冉魏创建者。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因父瞻被后赵石虎收为养子,遂改姓石,为石虎养孙。以骁猛果锐,拜建节将军,封修成侯,历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后赵太宁元年(
见“耶律延禧”(1309页)。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豆留䩭领部而得名。晋太元十四年(389),豆留䩭与叱豆浑及南丘鹿结、休官曷呼奴、卢水尉地跋等率众降西秦乞伏乾归,被授予官爵。参见“陇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名。建置年代不详,其地在今西藏昂仁以西地区。史载洪武十四年(1381)十二日,遣人泐明出使西域之宗随入朝贡方物,赐其使。
景颇语,意为“栽芋”。景颇族最古老的姓氏。据说景颇族先人最早学会栽种的作物是芋,后来才慢慢学会点种旱谷、玉米、荞等,故名。今天景颇族人在给亡魂祭献时必须用芋,甚至墓上也多画有芋的标志,以纪念祖先栽芋的
汉语俗称。佤语称水鬼为“翁木”。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每年较大的一种宗教活动。佤族居于山区,靠用竹子搭成水槽引山泉入寨供人畜饮用,其次耕种多为旱地,水对他们至关重要。每年正月初,每个村寨都祭水鬼,除杀鸡
西夏译佛经。汉文本传为南朝梁代诸僧著,10卷。题款记皇太后梁氏和大明皇帝(惠宗秉常)御译。木刻梵夹本。有西夏时期御制序。前有忏法本事图,绘梁武帝妃郗氏化蛇、升天事,上有西夏文注释。存卷1及卷3—10。
①官吏名。辽、金、元等朝皆置。契丹开国后,统治汉人日多,契汉间语言不同,风俗各异,为更好处理汉人事物,置此职官。《资治通鉴》注称:“契丹置通事以主中国人,以知华俗、通华言者为之。”史载,天显十一年(9
汉代对巴郡、南郡境内诸民族的总称。又称※廪君蛮、※板楯蛮、及※梁瓠蛮。郡境约当今川东及鄂西北,境内有※濮、※賨、※苴、共、奴、※儴夷、※楯等族。皆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梳尖锥状发髻或剪发,住※干栏式房屋
古邑名。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即今河南南阳市。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大良造白起攻楚,取宛,即此。后,秦昭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南北朝时,境内※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渐向北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