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都波

都波

即“都播”(1814页)。

猜你喜欢

  • 楼船

    古代战船名称之一。有二层或三层故名。春秋时吴、越国有大量制造。《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有)楼船之卒三千,造鼎足之羡”。至汉代时相当发达,据明人茅元仪《武备志·战船》记述汉代楼船称:“船上建三

  • 阿哀

    明代云南定边县土官。傣族。定边县丞阿鲁嫡孙。祖父年迈告退,因其父阿吾不通汉语,由其赴京进贡告替。洪武二十九年(1396),从其请,袭楚雄州定边县县丞。永乐元年(1403),进言:僰种(傣族)赋性温良,

  • 仲家

    布依族旧称。相传奉调而来,因身穿重甲,与“仲家”谐音,故名。实为黔地上著民族。详见“布依族”(466页)。

  • 御制十全记碑文

    碑铭。清乾隆帝为炫耀其在位时之武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击败廓尔喀军后,亲撰《十全记》,以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勒石树碑于拉萨布达拉宫前。汉文全文分别著录于《清高宗实录》、《卫藏通志》。所谓十全

  • 高昌馆课

    见“高昌馆来文”(1919页)。

  • 噶玛巴·得银协巴

    1383—1415明代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噶玛巴”《明史》译作“哈立麻”。本名却贝桑波。生于娘布地区的阿拉娘。古如仁清之子。4岁从师喀觉旺波学法。7岁在工布的孜拉岗出家。明建文三年(

  • 卓巴

    基诺语音译。旧时云南基诺族村社长老。又称“老伙头”,傣族土司改称之为“寨父”。与称“卓生”(汉称“老菩萨”,改称“寨母”)的另一长老同由村社内两个姓氏中最年长的男子充当。去世后由同一氏族中年纪最长者补

  • 阔什提斯

    哈萨克族婚俗歌曲。意为“告别歌”。一般在新娘挥泪与亲人拥抱告别即将上马时唱,为最后一个程序。歌词大意是:愿山梁山谷春常在,愿父老乡亲皆平安,愿密林流水永常在,愿草原上的部落无灾难。唱完即上马往新郎家。

  • 元代铜火枪

    ***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火器。1974年8月在西安东关景龙池巷南口外出土的火枪。用青铜铸造,长26.5厘米,重1.78公斤。因其轻而小,所以叫手火铳。铳体分为铳管、药室和尾銎三部分。是元代中期晚期铸

  • 墨尔根保

    ?—1792清代武官。索伦人。姓阿拉尔氏。隶正黄旗。初以马甲驻京补亲军,后因功晋二等侍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征台湾,参与镇压林爽文领导的起义。五十七年(1792),廓尔喀侵扰后藏时,从将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