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
书名。清末恭亲王奕訢领衔编修。光绪二十三年(1896)成书。320卷。首1卷。本书辑录咸丰五年(1855)八月初三日至光绪十四年(1888)九月初二日,有关陕西、甘肃(包括宁夏、青海)新疆回、撒拉、东乡、维吾尔、汉等民族起义与清军镇压义军及打败阿古柏以及在新疆建省的奏批文献。剔除其污蔑不实之词,为研究回、撒拉、东乡、维吾尔、汉等族人民起义及新疆建省经过,提供了一定史料。有光绪二十三年(1896)刊本。
书名。清末恭亲王奕訢领衔编修。光绪二十三年(1896)成书。320卷。首1卷。本书辑录咸丰五年(1855)八月初三日至光绪十四年(1888)九月初二日,有关陕西、甘肃(包括宁夏、青海)新疆回、撒拉、东乡、维吾尔、汉等民族起义与清军镇压义军及打败阿古柏以及在新疆建省的奏批文献。剔除其污蔑不实之词,为研究回、撒拉、东乡、维吾尔、汉等族人民起义及新疆建省经过,提供了一定史料。有光绪二十三年(1896)刊本。
见“曷苏馆”(1652页)。
州名。原为吐谷浑居地。北周保定四年(564),雁门郡公田弘大破吐谷浑。天和元年(566),取其地置同昌郡,寻改覃川郡,后于覃川、荣乡2郡置该州。治所在通轨县(今四川黑水县北),境内有甘松山。隋开皇四年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所置所之一。亦作兀者揆野人千户所,窝集奎玛所。永乐三年(1405)八月,苦野木等处女真野人首领虎失木等39人来朝。同月,兀者卫别里哥秃等来朝,命设此所,以别里哥秃等9人为千百户,赐诰印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伊努山卫,并指在吉林城东南170里。今有人据《盛京通志》说亦文山即宁古塔城
十六国时期鲜卑乙弗部首领。率部驻牧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南界吐谷浑。因居青海,号称青海王。初依附于吐谷浑,为渠帅,后归降西秦,封安北将军。晋安帝义熙九年(413),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肯特山西南,当土拉河源,汗山峙其境,汗山之北即库伦。东至烘郭尔陀罗海接卓臣汗部右翼中前旗,西接军台,南至巴彦哈达,北至达喇尔札河源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
?—466北魏大臣。也作乙弗浑,鲜卑乙弗氏(后改乙氏)。文成帝和平三年(462),以车骑大将军、东郡公封为太原王。六年(465)五月,献文帝即位,乘帝年幼,矫诏杀尚书杨保平、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窝阔台后王※海都(窝阔台第五子合失之子)所建。原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窝阔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22
明代藏区土司机构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壤塘境。其地入贡明室,初每岁一贡,后3年一贡,献马及方物,获回赐颇丰。所属官员按明土官袭替定例承袭。
见“札只剌”(16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