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尔泰乌梁海印

阿尔泰乌梁海印

印信。已收存者有4颗。其中有银印3,即:阿克索彦旗长印,左翼贝子旗旗长印,“管理阿尔泰乌梁海右翼长之印”。两扎萨克旗印质地、形状相同,通高11.4厘米,重4550克。方形,边长10.55厘米,印高2.9厘米。印文用汉、蒙两种文字刻成:“乌梁海左翼左旗札萨克之印”、“乌梁海左翼后旗札萨克之印”。汉文为小篆;蒙文为胡都木文。印体右侧分别有“中华民国七年四月口日”字样。盟长印形制与前二者大体相同,略小。边长8. 4厘米,亦由汉、蒙两种文字刻成。印体右边有“新疆省政府颁发”左边有“中华民国二十年”字样。木印一颗。分印体和印把两部分。印体方形,边长8厘米,高3.1厘米。印把9.3厘米。以汉、蒙两种文字刻成:“乌梁海散秩印”。未刻颁发年、月、日,当是清代遗物,现存于新疆阿勒泰县和布尔津县。是研究清代乌梁海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 雍正帝

    即胤禛(1706页)。

  • 吐蕃温江多宫敕沙州岱论令

    敦煌吐蕃文文献,伯字1552号卷子。系吐蕃令文。发自吐蕃逻娑(今拉萨)南的温江多宫。公元8世纪初至9世纪前期,此宫常为吐蕃赞普居住地,亦为礼佛之所。此敕令下达沙州安抚使(岱论)。内称:温江多王宫收到擦

  • 洮儿河

    水名。洮儿,又写作洮尔、滔尔、淘尔、陶尔。始见于南北朝时史书,时称太鲁水(一作太岳鲁水、太沵水);唐称他(它)漏河(所指包括今洮儿河注入嫩江后之嫩江下游流段,有时还包括第一松花江);《辽史》作挞(他)

  • 库狄氏

    见“狄氏”(1104页)。

  • 安珠瑚

    ?—1686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先世居苏完。牛录章京阿喇穆之子。顺治元年(1644),以父随军入山海关击农民军李自成部战死,受命袭父职,累进三等轻车都尉。擢甲喇额真,兼刑部郎中。从大将军

  • 沧源崖画

    佤语称“让电姆”。云南沧源曼坎、丁莱等地发现的崖壁绘画群。迄今共发现有10个崖壁点,主要散布在拱弄山、班考大山和糯良山之间,绘于山脉的天然石灰崖切面,内容非常丰富,大多为人物和动物图象,人物中有各种头

  • 南蛮校尉

    晋及南朝所设治理“南蛮”之职官。始自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据《晋书》载:“武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后设置地点有所变化。有晋一代该职多由荆州刺史兼领,也有由郡守兼领或另委人充任。准于立府,下

  • 伍长华

    1779—1842清大臣。字实生,号云卿。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回族。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翌年会试,联捷廷试,中一甲进士第三名,俗称“探花公”,授翰林院编修。后四校京闱,主浙江乡试,督广东

  • 萨尔塔克沁

    见于萨囊彻辰《蒙古源流》即“撒尔塔”(2491页)。

  • 行尚书省

    见“行中书省”(8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