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里衮

阿里衮

?—1769或1777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字松崖。内大臣德音之子。乾隆四年(1739)至十二年(1747),历任副都统、侍郎,湖南、山西、山东巡抚。在兵部侍郎任上,奉命巡察东北,首倡于吉林拉林、阿勒楚克兴办八旗屯田;在山东巡抚任内,曾请蠲免或缓纳山东灾区钱粮,移八旗兵于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等地屯垦,为乾隆帝采纳。十五年(1750),擢湖广总督,后署刑部尚书。二十一年(1756),奉命以领队大臣赴西路军营,进至雅尔拉,与定西将军达勒党阿擒宰桑南扎布等。二十三年,任参赞大臣,选驼马3千自哈密进发,以济德楞泰军需。将军兆惠镇压霍集占叛乱,被围于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城南黑水营达三月余,因与将军富德讨霍集占,解兆惠之围。后留叶尔羌办事。二十五年(1760),擢领侍卫内大臣。后历任礼部、户部尚书,御前大臣,陕西巡抚,协办大学士。三十三年(1768),以参赞大臣往云南军营,寻署总督,继授副将军驻守永昌,任内,对防务、粮运、耕种等多有贡献。卒于军,谥襄壮。

猜你喜欢

  • 恩承

    1820—1892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叶赫那拉氏。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翻译生员补侍卫处笔帖式。咸丰三年(1853),随参赞大臣僧格林沁镇压捻军。次年,克复东光、连镇、赏戴花翎。九年(18

  • 艾斯木汗习惯法

    哈萨克汗国法典之一。17世纪前期艾斯木汗(额什木汗)制定。※《哈斯木汗法典》实行百年后,至艾斯木汗统治时期(1598—1628或1645年),又制定新的法典。艾斯木汗在哈萨克历史上以“魁梧的艾斯木好汉

  • 萨古巴益喜策丹

    见“益喜策丹”(1946页)。

  • 汗哈屯乌梁海

    清乾隆年间居住于汗哈屯山(位于前苏联卡通河西南)乌梁海人总称。旧属准噶尔部管辖。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进攻达瓦齐后,令喀尔喀副将军青衮咱卜等前往抚服。七月,清军至萨噶勒巴什岭,遣副都统敦多卜、贝

  • 青年周报

    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刊物。1946年8月1日,在乌兰浩特创刊。油印,16开。以提高内蒙古各族广大青年政治觉悟,建设和平民主的新蒙古为目的,反映青年的生活和斗争。刊登上级指示、革命知识和时事等。不久后停

  • 克尔米

    藏语音译,意为“什么都要做的人”。俗称“家人”,即奴隶。旧时四川阿坝藏区马尔康及绰斯甲地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无任何财产,终年在头人家从事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动,世代为奴,被头人视为私有财产,将其转

  • 噶布什贤壮大

    参见“壮大”(887页)。

  • 大化总归

    伊斯兰教译著。清末伊斯兰学者马复初口述,弟子马开科等译。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分上、下两卷。书名乃阿拉伯文伊斯兰教经典《甫苏思》的意译。为《四典会要》之续篇。“大化”取意真主化育万物,化生万物

  • 不鲁欢

    见“孛鲁欢”(990页)。

  • 肖福禄

    1754—1839清朝将领。字寿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20岁从军。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阿桂镇压苏四十三起义。继又随福康安征西藏。在东南沿海及江浙两省督师近40年。历任都司、游击、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