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辉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辉特人专称。首领为卓哩克图和硕齐之裔。康熙(1662—1722)中,为避噶尔丹乱自准噶尔移住。初隶青海和硕特部,后以罗卜藏丹津反清,自为一部,建札萨克。袭贝子品级辅国公。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牧地当巴彦诺尔南。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辉特人专称。首领为卓哩克图和硕齐之裔。康熙(1662—1722)中,为避噶尔丹乱自准噶尔移住。初隶青海和硕特部,后以罗卜藏丹津反清,自为一部,建札萨克。袭贝子品级辅国公。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牧地当巴彦诺尔南。
抗日战争时期,绥远地区党的领导机关。1942年10月,由绥察边区党委与雁北地委合并成立。工委机关驻偏关,直接受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高克林任书记,胡全任副书记,白成铭任组织部长,苏谦益任宣传部长,曹振
瑶语音译,意为“瑶人”。旧时云南省金平的“平头瑶”、马关的“白头瑶”、河口及越南北部的“沙瑶”的自称。他们都认为“同出一家”,即源于广西。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呼鲁河卫,并说清代有呼鲁河,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500余里,流入赫尔苏河。
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54—455年,凡2年。
书编名。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671页)。
畲族历史文书名。又名“抚徭券牒”,用汉文书写,记载畲族祖先的历史传说,与瑶族的《过山榜》内容类似。主要记载畲族先民开荒辟田耕种的经历,即皇帝赐给盘瓠子孙券牒,准许他们租种山地,不许到平原上耕种;同时也
赫哲族萨满教占卜方式之一。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早晨日出之前,从家走出向东行,每走一步摘蒿草一根,截取其干,长约26厘米;凡走49步,共取49根;用火烧焦一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意为“有酬劳”。专指为主人饲养猪的人役。一般由主人派给大、小母猪若干头让苏龙户独自饲养,各头产子允许一次性的留一小猪作酬劳,其余均属主人所有。猪
辽封爵。重熙十四年(1045),以侍中萧虚烈为南院统军使,封此爵;十七年,惕隐耶律旅坟受封。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良咸雍初受封。咸雍六年(1070),惕隐耶律白追封。太康二年(1076),西北路招讨使萧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于大谷(今新疆阜康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1900余,兵730。国王之下设西且弥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各1人。居民“庐帐居,逐水草,颇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