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湩

马湩

蒙古等游牧民族以马乳制作的一种传统饮料。蒙古语称“额速克”、突厥语称“忽迷思”,汉译“马湩”,俗称“马奶子”或“马奶酒”。起源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据《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代匈奴人已饮用湩。蒙古族尤普遍饮之。据《元朝秘史》,早在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时代(约10世纪前半叶),已有之。其制法是:将马奶装入皮袋或其它容器内,不时以木棒搅拌,待其发酵变酸即成。制马湩的工夫全在于搅拌(又称“撞”、“挏”),有搅拌7—8日以上者。寻常色白而浊,味酸而膻,撞的时间越久,则色清味甜,并可以久存,多饮亦可醉人。这种精制马湩一般供贵族饮用,称“黑马乳”(“哈剌忽迷思”)。元朝宫廷中有※哈剌赤专掌其事,岁时以进。此种饮料有滋补强身、舒筋活血、补肾消食、健胃等功能,并逐渐形成马奶疗法。沿用至今,蒙古、哈萨克等族视之为圣洁的饮料,用以待客。少数地区甚至举办马奶节,以示庆祝。

猜你喜欢

  • 也罕的斤

    元朝将领。哈剌鲁人。密立火者子。世居讹迹邗(今乌兹根)。世祖中统二年(1261)袭千户长。随军征宋,取五花、石城、白马。至元七年(1270),拒守成都,败宋将昝万寿,以功授蒙古哈剌鲁河西汉军万户,驻戍

  • 广武将军口产碑

    古碑铭。因碑额作“立界山石祠”,又称立界山石祠碑。前秦建元四年(368)立,存陕西白水纵目镇。原收入《金石萃编》,清代以来多有人研究。1963年马长寿对碑文所记的官名、族名、姓氏等进行考证,对冯翊、抚

  • 巴朗

    ①(?—169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喇布嘛塔尔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徙牧色楞格河。后携属众700余户附清,赐牧苏尼特界内乌纳齐。二十八年夏,

  • 北昌

    见“蒲昌县”(2319页)。

  • 科布多政务总册

    书名。清富俊著。嘉庆四年(1799)成书。不分卷,列城池、官职、外藩、事宜、仓库、军台、卡伦、屯田、游牧、牧厂诸门。史料多取之档册,体例仿《新疆事宜》。是研究科布多地区部落、旗佐、驻防、屯牧配置的珍贵

  • 开兴

    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1232年正月—四月,凡4月。

  • 罗桑赤烈

    1860—?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孜仲。二十九年(1903),任堪仲,后被代本擦绒巴派往春丕谷,先后于格乌岗、干坝宗与侵藏英军谈判。次年,被委任为喇嘛噶伦。宣统元年(19

  • 田谷佐

    明代湖广木册土官。土家族。父祖世为安抚使。洪武(1368—1398)初,明军平蜀,民溃散,治所废。永乐四年(1406),招集属民300余户,请袭职,获准,任木册长官司(今湖北宣恩县西南)长官。九年(1

  • 石抹孛迭儿

    元朝将领。契丹族。石抹氏。随父徙霸州(今河北霸县),仕金为霸州平曲水寨管民官。蒙古木华黎军至霸州,归降,任千户、汉军都统。元太祖十年(1215),授左监军,与北京都元帅吾也儿分领锦州红罗山、北京东路汉

  • 罗国

    见“罗殿国”(14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