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傅奕

傅奕

【生卒】:555-639

相州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通晓天文历数。初仕隋,入唐为太史丞,后迁太史令。进《漏刻新法》,行于时。又注《老子》,撰《老子音义》。曾多次上谏禁除佛教,并将魏、晋以来斥佛言论编集成《高识传》十卷。(,参见《新唐书》)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猜你喜欢

  • 莫嗣祖

    南朝人。宋时任袁粲省事,为粲传递密谋。粲被诛,萧道成仍授以省事。为历朝所重,梁时至豫章王师。【介绍】:南朝宋人。为司徒袁粲典签,为粲所委信。粲谋诛萧道成,事败,道成问嗣祖,何知谋逆而不启。嗣祖以“事主

  • 王足

    宣武帝时,有勇将之称。行益州刺史,以不得为正,遂附梁。【介绍】:北魏人。骁果多谋。隶邢峦为统军伐蜀,所在克捷。诏行益州刺史,围涪城,蜀人大震。寻宣武帝复以羊祉为益州刺史,足闻而引退。后奔南朝梁武帝。

  • 张宗愚

    【生卒】:?—1868【介绍】:清安徽亳州人,清代官书改“宗”为“总”,别号“小阎王”。张洛行侄。太平天国封为梁王。本为捻军黄旗将领。同治初,与陈得才、赖文光所率太平军相结。天京陷落后,进而与赖文光等

  • 秦襄公

    【生卒】:?—前766【介绍】:春秋时秦国国君,名失传。庄公次子。秦襄公七年,西戎、犬戎与申侯攻周王室,杀幽王于郦山下,西周灭亡。襄公将兵救周,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周赐秦岐以西地,秦自此由附庸而为诸侯

  • 阎履坦

    【生卒】:1780—1814【介绍】:清河南鲁山人,字懋之,号西斋。少攻制艺,及长,致力于经史,尤精声韵,欲自编韵书,早卒而未成。

  • 戈尚友

    【介绍】:明凤阳府临淮人。官饶平知县。境内有断肠草,奸民借此作恶。尚友禁止之,并令犯者置草于海边井中。后海寇至,饮其水,死者过半。擢刑部主事,持法平允。

  • 李兆先

    【介绍】:明湖广茶陵人,字徵伯。李东阳子。以荫为国子生。年二十七而卒。有《李徵伯存稿》。

  • 李德裕

    【生卒】:787-849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以父吉甫荫拜监察御史,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均有政绩。大和七年拜相,八年为李宗闵所代,出为镇海军、淮南二镇节度。武宗即位,又授门下侍郎、同平

  • 沈文秀

    【生卒】:426—486【介绍】: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仲远。沈庆之侄。仕宋,初为郡主簿,迁青州刺史。明帝泰始二年,响应晋安王刘子勋起兵。次年,归附宋朝廷,请罪。四年,魏军攻东阳,文秀固守以拒。次年,失

  • 魏羽

    【生卒】:944——1001字垂天,歙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上书南唐李煜,授弘文馆校书郎,改雄远军判官。以城降宋,出知兴州。历太常博士、知阆州、户部判官,两浙转运使,户部度支使等。羽悉史传,好言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