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勒保

勒保

【生卒】:1740—1819

【介绍】:

清满洲镶红旗人,字宜轩,费莫氏。乾隆间由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历官至陕甘总督,五十九年,捕杀白莲教首刘松。嘉庆间督师镇压贵州王囊仙苗民起事。调湖广总督,督师镇压川楚白莲教军,以日久无大成效,革职被逮。不久,再起,与额勒登保等镇压川境教军。事定后,封威勤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充军机大臣。卒谥文襄。


【生卒】:1740——1819

字宜轩。姓费莫。满洲镶红旗人。大学士温福之子。初为中书科笔帖式。历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理兵部、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兼管理藩院。先后出任陕甘、云贵、湖广、四川、两江等总督。乾隆末年,从征廓尔喀,督理军需,捕杀白莲教首领刘松等。嘉庆年间,督师镇压川陕楚白莲教起义,任经略大臣,节制川、楚、陕、甘、豫五省军务。建议行扎寨团练、安民散“贼”之策,请蠲免应征钱粮,皆被采纳,行之有效。以功封一等威勤伯,加太子太保。曾以师久无功被劾论罪。嘉庆十九年病休,五年后卒。谥文襄。


【生卒】:1740—1819

【介绍】:

清满洲镶红旗人,字宜轩,费莫氏。乾隆间由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历官至陕甘总督,五十九年,捕杀白莲教首刘松。嘉庆间督师镇压贵州王囊仙苗民起事。调湖广总督,督师镇压川楚白莲教军,以日久无大成效,革职被逮。不久,再起,与额勒登保等镇压川境教军。事定后,封威勤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充军机大臣。卒谥文襄。


【生卒】:1740——1819

字宜轩。姓费莫。满洲镶红旗人。大学士温福之子。初为中书科笔帖式。历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理兵部、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兼管理藩院。先后出任陕甘、云贵、湖广、四川、两江等总督。乾隆末年,从征廓尔喀,督理军需,捕杀白莲教首领刘松等。嘉庆年间,督师镇压川陕楚白莲教起义,任经略大臣,节制川、楚、陕、甘、豫五省军务。建议行扎寨团练、安民散“贼”之策,请蠲免应征钱粮,皆被采纳,行之有效。以功封一等威勤伯,加太子太保。曾以师久无功被劾论罪。嘉庆十九年病休,五年后卒。谥文襄。


【生卒】:1740—1819

【介绍】:

清满洲镶红旗人,字宜轩,费莫氏。乾隆间由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历官至陕甘总督,五十九年,捕杀白莲教首刘松。嘉庆间督师镇压贵州王囊仙苗民起事。调湖广总督,督师镇压川楚白莲教军,以日久无大成效,革职被逮。不久,再起,与额勒登保等镇压川境教军。事定后,封威勤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充军机大臣。卒谥文襄。


猜你喜欢

  • 李寄

    【生卒】:约1624—约1695或约1641—约1712【介绍】:清江南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别号由里山人、昆仑山樵、萍客、瓮里书生、白眼狂生、三因居士、后阳子。徐霞客孕妾改嫁后生,从母姓。不娶,以

  • 耶律虎古

    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觌烈之孙。保宁初,补御#郎君。十年(978),使宋,还,奏宋必取北汉,景宗与燕王韩匡嗣不听。十一年,宋出兵伐北汉,景宗以虎古能料事,授涿州刺史。统和初,太后称制,召至京师。与韩德让不

  • 邓祖禹

    【生卒】:?—1636【介绍】:明湖广蕲水人,字又元。万历武进士。授沈阳守备。崇祯初,官宣府游击。入卫京师,与清兵战于卢沟桥,擢参将。后官至辰沅副总兵。以偏师援应城,兵败为农民军所执,不降被杀。

  • 徐大椿

    【生卒】:1693—1771【介绍】:清江苏吴江人,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以诸生贡太学,寻弃去。于星经、地志、音律等学造诣均深,而尤精于医,名重一时。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学源流论》等

  • 刘从广

    字景元,美次子。少出入禁中,侍仁宗左右,为太后所宠爱。太后死,娶荆王元俨女,为滁州防御使,时年仅十七岁。赵元昊攻宋,从广自言待罪,不能捍御疆场,为仁宗所重,除群牧都监。出知洺州,漳水溢,从广让水穿隋代

  • 席慕孔

    广东三水人。遇饥岁,田亩尽被卖出。妻嫌家贫,遂休遣之。夏秋为人佣工,冬天乞讨以养母。

  • 方伯载

    【介绍】:宋三山人。幼为陈瓘门生,有远志,善问强记,薄科举程文不为,而喜为诗。

  • 完颜齐

    【生卒】:?——1197本名扫合,金景祖乌古迺玄孙,宁州剌史胡八鲁子。以宗族子任司属司将军,历同知复州军州事、兖王傅、知益都府事、彰化军节度使,令民垦荒种田,甚得其利。累迁上京留守,致仕。承安二年死。

  • 孟洋

    【生卒】:1483—1534【介绍】:明汝宁府信阳人,字望之,一字有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进御史,以论张璁、桂萼事谪桂林教授。后官至大理寺卿。有《孟有涯集》。

  • 朱次琦

    【生卒】:1807——1881字九江。广东南海人。道光进士,曾任山西襄陵知县,解决水利纠纷;创行保甲,政绩颇著。教育生徒读经学、史学、掌故、性理、词章诸书,以敦行孝弟、崇尚气节等修行。所著《国朝名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