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匡国
【生卒】:1614—1661
【介绍】:
一译作马尔蒂尼。明末意大利来华耶稣会士,字济泰。年轻时求学于罗马公学,钻研数学、神学。崇祯十六年渡海至澳门,不久赴浙江兰溪传教。后又活动于江南,并游历闽、晋、豫及北京。顺治七年任中国区耶稣会驻罗马代表。向教皇提呈《“礼仪争执案”意见书》。十五年再度来华。次年由北京返回杭州,建天主教堂,笃心中西文化交流。十八年病卒于杭州。著《中国历史十卷》、《鞑靼战纪》、《中国新地图册》等。
【生卒】:1614—1661
【介绍】:
一译作马尔蒂尼。明末意大利来华耶稣会士,字济泰。年轻时求学于罗马公学,钻研数学、神学。崇祯十六年渡海至澳门,不久赴浙江兰溪传教。后又活动于江南,并游历闽、晋、豫及北京。顺治七年任中国区耶稣会驻罗马代表。向教皇提呈《“礼仪争执案”意见书》。十五年再度来华。次年由北京返回杭州,建天主教堂,笃心中西文化交流。十八年病卒于杭州。著《中国历史十卷》、《鞑靼战纪》、《中国新地图册》等。
【介绍】:唐扬州海陵人。张怀瓘父。善书。与高正臣有旧。正臣曾为人书十五纸,绍先戏换五纸,正臣终不能辨。
【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亮工。贡生。癖嗜藏书,有秘籍辄倾囊购之。喜考证字学。尤工诗,兴至笔随,借以自乐。有《弢庵集》。
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少为军吏、后唐明宗时任真定少尹、同州节度副使。与常山王建立相善。为人狡险,后晋时曾参预张从宾作乱,失败后投奔王建立,被杀。【介绍】:五代时大梁人。少事本镇连帅为都吏。后唐明宗时王
【介绍】:清安徽合肥人,字四山,又字荪友,号星洲。康熙九年进士。官侍讲,督学陕西,勤于课士,遇圣贤名迹,均力为修复。工诗文。有《慎墨堂诗集》。
【介绍】:唐并州祁人。太宗时纳为晋王妃。高宗登储,始册为皇太子妃。永徽初立为皇后。武昭仪(则天)与后争宠,诬后与母挟媚道蛊上,帝信之,废后等为庶人,囚之,武昭仪促诏杖后,剔其手足,反接投于酒饔中,数日
南朝宋时人,刘怀慎族孙。文帝时为庐江太守,刘劭弑文帝,他弃郡归孝武帝,历任徐、青、冀三州刺史。明帝时官至中护军,后被赐死。(,参见《南史》)【生卒】:?—466【介绍】:南朝宋宗室。文帝时任庐江太守,
【生卒】:?——1910字春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同治进士。历官知县、道员至江苏按察使,漕运总督、湖南巡抚。长期任职州县,严治山阳掠卖妇女奸豪;措置如皋教案、江阴教案;浚泰州城河,修下河斜丰港堤。
【生卒】:388—456字公休,魏郡魏县(今属河北)人。初为骠骑将军刘道怜长兼行参军,南朝宋时为殿中将军,出为北谯、梁二郡太守,平寇有功,迁冀州刺史。在州防卫边境,劝课农桑,二三年间州致富实。而居官清
【生卒】:1645—1719【介绍】:清江苏长洲人,字勤止,一字南,号访濂。康熙二十五年进士。自修撰至侍讲,在翰林四年,即回乡不出。学术根底王阳明,为汤斌弟子。立志解除当时朱陆门户之争,议论力求贯通。
【生卒】:464—549即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庙号高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末为雍州刺史,时齐东昏侯荒虐无道,滥杀皇族、大臣。他拥立荆州刺史萧宝融为帝,起兵攻入建康,旋杀宝融,代齐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