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782—1849【介绍】:清安徽绩溪人,字载屏,一字竹村。嘉庆二十四年进士。会试出王引之门下,学术得其指点。官户部主事。旋归里,创立东山书院。其学长于三《礼》,尤精研《仪礼》,积四十余年工
玄佐养子。始为太府少卿。与乐士朝有隙,后于京师诱杀士朝,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1701——1768字方来。江西清江人。雍正进士。历官广西巡抚、湖南巡抚、礼部尚书、漕运总督。乾隆中,先后用兵苗疆;疏请禁民间废水利设施为田地,陈米贵之因三端。总督漕运十二年,于漕务多有兴革
【生卒】:1746——1818字谷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中期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升至祭酒。告退后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擅长应制诗文,兼善倚声,继杭世骏、厉鹗后为浙中诗派首领,著有《有正山房集
字穆子,桓彝子。初仕为秘书郎,与兄弟桓温、桓冲有矛盾,数被压抑。历辅国将军、宣城内史,镇压梁州刺史司马勋的叛乱。累迁散骑常侍。【介绍】:东晋谯国龙亢人,字穆子。桓温弟。初拜秘书郎。为温所抑,久而为宣城
【介绍】:清江苏上海人,字修己,号新甫。以孝悌好善称于时。咸丰间捐米赈济难民,全活甚众。同治元年疫病流行,心柏刻方书,施医药,掩埋露尸,所营慈善事业颇多。
【生卒】:911——974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仕契丹,为关西巡检、瓦桥关使。后周显德六年(959),赵匡胤从世宗北征,至瓦桥关,遂率部以城降,授汝州刺史。入宋,从平定李筠之乱,改虢州刺史。西夏数犯
伏连兄孙,以军功封霸城男。位至三郎幢将。卒。
【生卒】:约前385—前337【介绍】:战国时郑国京人。事韩昭侯,为相十五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国治兵强。其学本于黄老而强调驾御臣下之“术”,主张因任授官,循名责实,君主督责臣下,掌生杀奖惩之权,以
【介绍】:三国吴汝南南顿人,字德枢。师从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博通五经。以名儒为孙权所重,官至太子太傅。撰有《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