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曹元用

曹元用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生卒】:?——1329

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今山东汶上)。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延祐六年(1319)为太常礼仪院经历。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猜你喜欢

  • 陈汶辉

    字耿光,诏安(今属福建)人。由推荐被授为礼科给事中,累官至大理寺少卿,数言得失,皆切直。最后违帝意,惧罪,投金水桥下死。【介绍】:明福建诏安人,字耿光。洪武中以荐授礼科给事中,累官至大理寺少卿。时帝颇

  • 章衡民

    【介绍】:明浙江新昌人,本名澧,以字行。洪武间举人。性孝友,嫂及父母相继没,日久无力营葬,昼夜悲号,邻里感其诚而助之。后为建昌教授。

  • 格希元

    辅元兄。为洛州司法参军时,受章怀太子征召,与刘纳言等同注范哗《后汉书》。(,参见《新唐书》)

  • 豆卢毓

    【生卒】:577-604字道生,绩次子。汉王谅王府主簿,谅妻兄。炀帝即位,谅发兵叛。毓伪从谅。乘谅率军出城,于城中布署闭门拒谅。布署未定,谅得讥还攻,士兵开城纳谅,毓被杀。谥愍。(参见《北史》)【生卒

  • 孟方立

    【生卒】:?-889邢州(今河北邢台)人。中和初,杀高浔裨将成邻,自署留后,擅裂邢、洺、磁为镇,治邢为府,亦号昭义军。并依朱全忠为助,数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交战,多为不利。龙纪元年,又大败于琉璃坡,自度

  • 李耳

    【介绍】:见老子。

  • 乌林荅胡土

    【生卒】:?——1234正大八年(1231),为破虏都尉,戍潼关。九年,奉诏援洛阳,行至偃师,入登封山中为寇,后入中京洛阳。天兴二年(1233),代完颜思烈为行省。后趁强伸与元军血战之时,率妻子弃城南

  • 高应松

    【介绍】:宋福州长乐人,字贫亩。理宗开庆元年进士。由衡州教授通判广德军,召为国子监丞,权礼部员外郎,翰林院权直。元兵至临安,挟宋降,应松不肯草降表。及元兵自涌金门入,举朝奔窜,从官唯应松等九人在留。后

  • 绍隆

    【生卒】:1077—1136【介绍】:宋僧。和州含山人。十五岁得度受具。后五年,谒长芦信禅师,得其大略。又谒圆悟于夹山,言下得悟。初主彰教,寻迁住平江虎丘寺,大振临济之风。

  • 华察

    【生卒】:1497—1574【介绍】: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潜,号鸿山。嘉靖五年进士。累官翰林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工诗,有《岩居稿》、《翰苑集》、《续传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