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白圭

白圭

【生卒】:1419——1474

字宗玉,南宫(今属河北)人。正统进士。授御史。监军征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审理疑狱百余案。随从英宗北征,兵败土木堡逃回。历升陕西按察副使、浙江右布政使。天顺时,历官右副都御史、工都尚书。参赞南和侯方瑛军讨擒贵州东苗干把猪。成化元年(1465)督军镇压刘千斤起义,后历升官为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性格简重。十年死。赠少傅,谥恭敏。


【生卒】:1419—1474

【介绍】:

明真定府南宫人,字宗玉。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军攻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土木之变,陷身后脱还。天顺二年进右副都御史,赞方瑛军镇压贵州苗干把猪起事。旋巡抚湖广。入为兵部侍郎,进工部尚书。成化元年,提督军务,镇压荆襄流民刘通等起事。事平,加太子少保。改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议出兵大举搜河套,调兵征粮,内地负担甚重,而所遣大将皆畏怯不任战,终于无功。卒官。谥恭敏。


【介绍】:

战国时人,名丹,字圭。魏惠王时为相,善筑堤治水,自称胜于禹。主张减轻田税,二十分取一。一说,与经商致富之白圭为同一人。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猜你喜欢

  • 傅叔伟

    永子。九岁为州主簿。成人后力量过人。善射,能立马上飞驰。时人称其有父之武勇,无父之文雅。(,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清河人。傅永子。九岁为州主簿。及长,膂力过人。能弯强弓,左右驰射。又能立马上与人

  • 冯晖

    【生卒】:894-953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人。出身军伍,历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自军士迁刺史、节度使,封陈留王。后晋时曾为灵州节度使,对少数部族推以恩信,开展互市,又广置屯田,管内大治。广

  • 徐令言

    【介绍】:唐初东海郯县人。高祖武德元年,沈法兴上表于隋越王杨侗,承制置百官,以令言为右丞。后归唐,仕至中书舍人。太宗贞观十一年,官睦州刺史。有《玉玺正录》。

  • 孔纾

    【生卒】:842—874【介绍】:唐兖州曲阜人,字持卿。孔温裕子。懿宗咸通九年登进士第,除渭南尉,直弘文馆。次年,改万年尉。十一年,为河中观察判官。官至左拾遗。

  • 张兴

    【介绍】:唐束鹿人。玄宗天宝末为饶阳裨将。安史之乱起,守城弥年,城陷,为史思明所俘,劝降不从,被锯杀。

  • 宋乙

    【生卒】:?——1232官扶沟县尉。开兴元年,为钱大亨挟持降元,不屈而死。

  • 丁观鹏

    人物画家,仿效明代丁云鹏,又取法于宋人,不崇尚奇诡。最擅长画仙佛神像。

  • 傅腊塔

    【生卒】:?—1694【介绍】:清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明珠甥。康熙间自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历御史、陕西布政使、工部侍郎,官至两江总督。曾疏请免征淮扬所属荒田赋税。卒于官,谥清端。

  • 韦恒

    思谦孙。开元初为砀山令,宽厚仁惠。拜陇右道河西黜陟使,上表弹劾依仗宦官、多为非法的节度使,因出为陈留太守,未行而卒。(,参见《新唐书》)【介绍】:唐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韦嗣立子。玄宗开元初为砀山

  • 黄遇隆

    【介绍】:清湖南宁乡人,字介三。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以病归。潜心理学,主讲城南书院。十八年谒选,以疾卒于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