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瑜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介绍】:明广平府永年人,字白石。连盛子。嘉靖五年进士,官御史。抗直敢言,巡方李新芳过广平受惊,妄言知府谋刺使臣,下令捕缉二千人。鑛上疏以百口保,事得平息。官至总河都御史。
神宗第六子。封惠王。天启七年(1627)到封地荆州。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李自成再破夷陵、荆门,他南逃到长沙吉王处。十六年八月,张献忠攻陷长沙,他逃至衡州桂王处。衡州失守,又与吉、桂王逃至永州
【生卒】:?—1619【介绍】:明松江府上海人,字伯圭。中武举。万历四十七年随刘綎出兵攻后金,以游击监朝鲜兵。军败,投崖死。
历官河南卫指挥佥事。建文初,任北平都指挥使,与布政使张昺并受建文帝密命。部署在北京城七卫及屯田军士,列九门防守,将捕捉燕王。昺库吏李友直密告燕王,王遂得防备。建文元年(1399)朝廷派人逮燕府官校。燕
【介绍】:宋吉州永丰人。仁宗庆历间进士。为石首令,宽其赋税。改忠州从事,教民从事文学。有文集。
【生卒】:775—849【介绍】:唐上谷昌平人,字身正。宪宗元和初,应进士不第。后被荐为福州兵曹,累历使府,官至陕府司马。工书,善二篆八分,尤以善鉴古今书迹名世。
【生卒】:1391—1449【介绍】:明凤阳怀远人,字惟贞。朱能子。身材魁梧,善骑射,待士卒有恩,敬礼文士。以勋臣子特见任用,历掌都督府事,留守南京。宣德间,张辅解兵柄,诏以勇代。正统中从驾至土木堡战
【介绍】:北魏恒农华阴人,字景和。一作宣和。杨素祖。性朗悟,有学识。弱冠为奉朝请,历华州别驾、尚书右中兵郎中、谏议大夫。以别将镇压葛荣起事,战死。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
【生卒】:?-68字长孙,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少为诸生,精通《诗》、《易》、《春秋》,在太学号为“任圣童”。光武帝初拜九真太守,推广农耕,改革婚俗。又任武威太守,屡败杂胡,并兴修水利,开设学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