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袁桷

袁桷

【生卒】:1266—1327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生卒】:1265——1327

字伯长,庆元(治所今浙江宁波)人。大德初,由阎复等人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初建南郊时,他进十议。升集贤直学士,卒。追封陈留郡公,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


【生卒】:1266—1327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生卒】:1265——1327

字伯长,庆元(治所今浙江宁波)人。大德初,由阎复等人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初建南郊时,他进十议。升集贤直学士,卒。追封陈留郡公,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


【生卒】:1266—1327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 鲁轨

    北魏时人,一名象齿,鲁爽之父。善弓马,有勇力。初为东晋竟陵太守,随父宗之叛归后秦。后为北魏宁南将军、荆州刺史。【生卒】:?—449【介绍】:北魏扶风郿人,一名象齿。鲁宗之子。善骑射,膂力过人。初仕东晋

  • 海忠

    【介绍】:清满洲正红旗人,字靖堂。道光间历任承德知府,热河道观察。有《承德府志》。

  • 完颜福寿

    【生卒】:?——1163歇速馆(今辽宁复县西)人,猛安完颜合住子。初袭父职,授定远大将军,累加金吾卫上将军。海陵王伐宋,领二猛安由山东至泰安,认为海陵王无道,不能保天下,途中率部众北还,推立世宗。世宗

  • 王守规

    【介绍】:宋真定栾城人。仁宗时为小黄门。禁中夜半火,先觉,奉帝及太后至延福宫,以功迁入内殿头。治京城水,决汴河及蔡河,水患得息。官至内侍右班副都知。卒年六十七。

  • 黄汝亨

    【生卒】:1558—1626【介绍】:明浙江仁和人,字贞父,号泊玄居士、寓林居士。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进贤知县,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有《廉吏传》、《古奏议》、《寓林集》、《天目游记》等。

  • 黄国镇

    【介绍】:宋人,字子芳。哲宗元符三年进士。为福清县尉,孤介不可犯。离任时,仅一奴持笼,徒步南归。后官至本路提刑。

  • 龚焕

    【介绍】:元龙兴路进贤人,字幼文,一作右文,号泉峰。通《五经》,师饶应中,以明体返躬为务。居泉峰下。

  • 张欣泰

    【生卒】:456—501【介绍】:南朝齐竟陵人,字义亨。张兴世子。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宋时,辟州主簿,历仕诸王府佐。入齐,官尚书都官郎。武帝与之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后以不乐武职,

  • 唐顺宗

    【生卒】:761-806即李诵。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德宗子。为太子时即与王叔文、王伾等筹划改革政治。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即位,任命二王为翰林学士,下令罢免贪官京兆尹李实,减免有关捐税,停宫市

  • 沈良才

    泰州(今属江苏)人。起家庶吉士,历官至兵部侍郎。嘉靖二十一年(1542)任吏科都给事中,弹劾严嵩奸贪。三十六年大计自陈,已调南京,嵩附批南京科道拾遗疏中,落其职。【生卒】:1506—1567【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