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十二时

十二时

敦煌俗曲名。此调最早见于《洛阳伽蓝记》卷四,沙门宝公“造十二辰歌”。《隋书·音乐志》、《乐府杂录》、《唐会要》等书也有《十二时》曲的记载,可惜其辞已佚。敦煌本《十二时》主曲十二首,必配十二支,沿用杜预《左传注》所见十二时的名目: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南、正南)、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系干支字之上,故每首主曲起句为:“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正南午、日昳未、哺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依次歌唱十二章,完成所要表达的主题。敦煌本《十二时》存有五十多种唐人抄卷。《十二时》的句式可概括为四种:(一)三七七七,(二)三五五五,(三)三七七七、七七七七,(四)主曲三七七七,辅曲三三七七七。其主要特点,皆以三字句开头,首表时辰,然后以整齐的五言句或七言句唱下去。从其句法与体式的变化来看,本曲在运用时并不墨守成规,随曲调的缓急舒畅,有着较为灵活的适应性,同时也显示出佛门教徒使用《十二时》曲调的创造性。

猜你喜欢

  • 偪仄

    亦作“偪侧”。①迫近。杜甫《偪仄行赠毕曜》:“偪仄何偪仄,我居巷南子巷北。”②密集,拥挤。韩愈、孟郊《城南联句》:“贤明戒先庚,驰门填偪仄。”③狭窄,狭小。韦应物《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榛荒

  • 归心静对萤飞月,远梦长惊角满楼

    【介绍】:殷遥《夏晚怀归》逸句。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其声凄厉哀婉。二句写思归之情。出句写静思,以“萤飞月”这一动态流程烘托静思之长、之专;对句写梦思,以角声“长惊”写梦思之短及归梦难成之恨。“萤飞

  • 李景让

    【生卒】:789?—860?【介绍】:字后己,太原文水(今属山西)人。元和进士,历校书郎、右拾遗、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等。官终太子太保,分司东都。以正直立朝,为史家

  •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介绍】:郑锡《千里思》诗句。二句写征人在边关思念家乡亲人之情。上句写归梦悠长,天亮时方被虫鸣催醒,烘托乡思之深;下句借古代大雁传书之说,托大雁带回书信,带回戍边思亲之心,烘托乡思之愁苦。语句凝炼,风

  • 问缣

    东汉人王丹以慎交著称。曾劝阻其子为友人吊丧,令寄缣致意,意在慎交。见《后汉书·王丹传》。后用为谨慎择友之典。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平生感知己,方寸岂悠悠。”

  • 张绪

    南齐吴郡人。博学多才,风流倜傥。后用作对潇洒脱俗文人的美称。贯休《上卢使君二首》:“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

  • 欧阳炯

    【生卒】:896—971【介绍】:五代词人。益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少事前蜀后主,为中书舍人,因称欧阳舍人。前蜀亡,降后唐,补秦州从事。及孟知祥镇西川,炯复还蜀。在后蜀历仕武德军节度判官,翰林学士、

  • 尊中弩

    汉代杜宣为汲县主簿,于县令堂上饮酒,北墙上悬一赤弩,映在酒杯中,似蛇,杜宣饮之,胸腹痛不可治。后知为弩影,乃不治而愈。事见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后因以“尊中弩”谓因疑惑而引起恐惧或疾病。杜甫《风疾舟

  • 玄谈

    指汉魏以来以老庄之道和《周易》为根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钱起《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 柳宗元全集

    曹明纲标点。1997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以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宋廖莹中世彩堂本断句排印的《柳宗元全集》为底本,删去原书小字注文、书后附录,仅存白文。另在“外集补遗”中,补入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