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

【介绍】:

杜甫作于大历元年(766)寓居夔州时,是杜甫著名的七律组诗。诗借咏古迹而抒己怀,故题曰《咏怀古迹》,并非专咏古迹。五诗各自成篇,每篇各咏一人。第一首咏庾信,实以自况,感怀身世。“词客哀时”四字,为全诗关键。第二首咏宋玉,引为知己,尊以为师,盖因其赋寓规讽,文采风流,足传千古。第三首咏王昭君,是五首中写得最好的。李因笃评曰:“序事如天马行空,光彩焕发,而毫无形迹,可称神化之篇。只序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然意俱包括在内,诸家不能及。”(《杜诗集评》卷一一)作者通首咏昭君,写尽昭君悲惨的一生,实际上是借以抒己怀。写昭君,也是写自己。沈德潜盛赞“咏昭君诗,此为绝唱!”(《唐诗别裁集》卷一四)第四首咏刘备,而兼及诸葛亮,意在表彰其君臣相契,如鱼得水。“一体君臣”为一篇关键。第五首专咏诸葛亮。“宗臣清高”四字,为一篇之纲。既盛赞其才品独超,又痛惜其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王嗣奭曰:“通篇一气呵成,宛转呼应,五十六字,多少曲折,有太史公笔力。……公自许稷契,而莫为用之,盖自况也。”(《杜臆》卷八)五首诗虽各自成篇,但并非漫然拼凑,而是有一定的联系。毛张健曰:“第一首自伤飘泊,而以‘词客’句带出庾信,次篇亦以词客兼及宋玉。而庾信结尾,宋玉发端,则格局之变换处。三篇因上楚宫云雨,类及明妃。合三篇言之,盖词客、美人俱堪叹惋,而楚、汉二君之荒淫失德,亦于兹可见,借以讽切时事。故四、五以蜀主臣之励精图治终之,而末所云‘运移汉祚’、‘志决身歼’者,则言外别有感慨,又与首篇‘支离’、‘漂泊’之意相照。盖公自以留滞西南不能决策以平世乱也。愚谓每篇各赋一事,元可无藉联络,而古人不苟如此。”(《杜诗谱释》卷二)

猜你喜欢

  • 卿云

    【介绍】:岭南(今属广东)诗僧。约生活于唐末至五代前期。居长安。《全唐诗》存诗4首。

  • 范酂

    【介绍】:大和八年(834)进士。历秘书郎、郎中。与李频、刘郇伯有酬和。《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句。

  • 朱昼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一说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贞元中,慕孟郊之名,欲见之,作诗寄诚。元和中,曾应进士试。与李涉有交往酬和。工五言古诗,尚奇涩,颇有警策,风格与孟郊相似。《赠友人古镜

  • 周防

    东汉周防年少博学,年十六,任郡署小吏。后作咏小吏的典故。高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盛时惭阮步,未宦知周防。”

  • 伊陟

    商汤的贤相伊尹的儿子,为帝太戊之相。后用以美称宰辅重臣。赵嘏《上令狐相公》:“荣同伊陟传朱户,秀比王商入画图。”

  • 蔡州

    州名。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溱州为蔡州,治所在上蔡(今河南汝阳)。刘禹锡《平蔡州三首》之一:“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 杜工部集

    ①宋吴若校刊。钱谦益于《钱注杜诗》“略例”中云:“杜集之传于世者,惟吴若本最为近古。”他笺注杜诗,“其字句异同,则一以吴本为主,间用他本参伍焉。”钱笺本后附有吴若《杜工部集后记》,后记作于绍兴三年(1

  • 吹灯

    ①熄灯。杜甫《移居公安山馆》:“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②吹灯使亮。谓点灯。韩愈《秋怀诗十一首》之八:“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 僖宗朝北省官

    【介绍】:北省,即尚书省。不知姓名。《全唐诗》录其《寄兄》诗1首,注引《江邻几杂志》云:“僖宗幸蜀,有北省官避地江左,而元昆扈跸在蜀,因寄诗。”

  • 邅回

    ①难行不进貌。刘禹锡《武林书怀五十韵》:“邅回过荆楚,流落感凉温。”②困顿,挫折,不顺利。钱起《穷秋对雨》:“晦日连苦雨,动息更邅回。”刘禹锡《洛中谢福建陈判官见赠》:“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