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大理寺。古代大理寺植棘,故称。沈佺期《伤王学士》:“恨予在丹棘,不得看素旗。”
即斑竹。元稹《奉和窦容州》:“班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九疑峰。”
合集。唐李乂等撰。《旧唐书·李乂传》谓李义与其兄李尚一、李尚贞所作合为一集,称《李氏花萼集》,共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有所著录。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散佚。
【介绍】:唐代诗人、诗论家。闽(今福建)人,一说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大中中举进士不第,流寓长沙,以诗酒自适。后隐居于钓台山。咸通以后始进士及第。光化二年(899)前撰成《诗人主客图》。
县名。即今河南省郾城县。韩愈《过襄城》:“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
【介绍】:孟郊作。一作《列妇操》,属乐府《琴曲歌辞》。诗以梧桐、鸳鸯比喻夫妇永不分离。如果是赞扬坚贞不渝的爱情,尚有可取之处。但看来不像。“贞女贵徇夫”,意在宣扬好女不嫁二夫、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那就
指商汤时贤相伊尹。诗文中用为称颂宰相之典。张继《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古道名,为川陕交通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而得名。王建《赠别唐太师道袭》:“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流放北海牧羊,持汉朝使臣节旄不屈,十九年方得归汉。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汉节”为颂赞坚持气节、忠于职守之典。杜甫《去秋行》:“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传说为黄帝时医师,识金石草木之性。曾采药于浙江省桐庐县东山,结庐于桐树下,被人称为桐君。一说为古时仙人,曾入穴数里,采丹石鸡为药。见南朝梁陶弘景《〈本草〉序》、晋王嘉《拾遗记·魏》。后因以“桐君”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