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字幾本。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生卒年不详。家贫。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及第。试《学殖赋》、《莺出谷诗》传诵于世。曾读书天城山。敕改为名第山,因号名第先生。仕终高州刺史。以歌诗
光亮、鲜明貌。韦应物《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
【生卒】:628—683【介绍】:即唐高宗。字为善,小字雉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帝位。后废王皇后,改立武后,同掌朝政。在
见“黄公女”。
晋人谢鲲放浪不羁,曾调戏邻家女子,被女子投梭打断牙齿,既归,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江左名士传》。后以“谢鲲吟未废”为男子放荡、调戏妇女之典。韩偓《春闷偶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无颇。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有文名,京兆府解送曾列为前十名,然竟蹉跎举场十三年。后与卢肇同游李德裕门下,又以能诗为王起所知,遂于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曾任监察御
①《太平御览》卷四八七引《列子》:“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后因以“杨朱哭”为哀悼死者之典。王维《过沈居士山居哭之》:“杨朱来此哭,桑扈返于真。”②犹杨朱泣岐。孔武仲《舍轿马而步》:“聊歌以自娱,
诗歌流派。该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根据唐代社会现实的风气,偏重于写作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诗篇,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
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初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后废。唐李德裕守镇江时,于山上建寺,不久又废。镇海节度使裴璩又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甘露寺僧又移建山上。后屡毁屡建,均
唐韩愈作。宪宗元和十五年(820)作于袁州(治今江西宜春),时愈为袁州刺史。柳宗元(字子厚),以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卒于柳州,愈应刘禹锡之约为此志。标题不书官位,以子厚姓字,人所共知,亦见至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