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岘

李岘

【生卒】:712—766

【介绍】:

唐代诗人。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曾祖吴王恪,父信安郡王李祎。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以门荫入仕,自太子通事舍人转鸿胪丞,又转为高陵令、万年令、河南少尹、魏州刺史。天宝中,得罪杨国忠,贬为长沙太守。肃宗至德元载(756),任凤翔太守,兼御史大夫,入迁尚书左丞、礼部尚书。两京收复后,兼京兆尹,封梁国公。乾元二年(759),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事触怒肃宗,贬蜀州刺史。宝应元年(762),代宗立,迁江陵尹、荆南节度使、知江淮选补使,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广德二年(764)罢知政事,为太子詹事,不久,迁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九月,迁吏部尚书,知江南东西、福建道选事,兼劝农宣慰使,置铨洪州。永泰元年(765),改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二年(766)卒于任所,年五十五,赠太子少师。《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李岘诗》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李华《故相国兵部尚书梁国公李岘传》,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709—766

【介绍】:

为李唐宗室,其曾祖为太宗爱子吴王恪。以门荫入仕。玄宗天宝中,累迁京兆尹。肃宗乾元二年(759)入相,后贬官蜀州刺史。代宗朝再度入相,为宦官所排挤,罢相,官终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 兔走乌飞

    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兔,月中的玉兔;乌,太阳中的三足乌,用为日、月的代称。庄南杰《伤歌行》:“兔走乌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

  • 芳岁

    指农历岁首之月。亦指芳春或盛年。白居易《和寄乐天》:“别君只如昨,芳岁换六七。”

  • 崔融

    【生卒】:653—706【介绍】: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人。高宗时,擢11科高第。累补宫门丞,历崇文馆学士、太子侍读、著作郎、凤阁舍人等官。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阿附张易之贬为袁州刺史。后

  • 张柬之

    【生卒】:625~706【介绍】: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少补太学生,后中进士。调清源丞。永昌元年(689)中贤良方正第一,拜监察御史,累迁凤阁舍人,后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中,历官洛州司

  • 巑岏

    没有生气貌;枯萎貌。李颀《题卢五旧居》:“怅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鸦。”李群玉《将游荆州投魏中丞》:“贫埋病压老巑岏,拂拭菱花不喜看。”

  • 登沃州山

    【介绍】:耿?作。沃州(当作“洲”)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诗写登上沃州山眺望东海所见景象和所生感慨。想象新颖,造语奇警;观察细腻,写景逼真。

  • 夜月

    【介绍】:刘方平作。一作《月夜》。首二句即写月斜星斜,虽着眼平凡,而笔意疏淡,亦清新可喜。三、四句则写虫声唧唧,似知暖气上升,物候将春而特意透窗纱相报。格物而知,得之于心,所谓灵感兴会,神来之笔。诗人

  • 昭应

    县名。唐天宝三载(744)划出新丰、万年各一部分置会昌县,天宝七载又改为昭应县。王建《别杨校书》:“故作老丞身不避,县名昭应管山泉。”

  • 图烟阁

    烟阁,指凌烟阁。画像留于凌烟阁。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在长安建造的高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画开国功臣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徵等二十四人像于其上。后因以“图烟阁”指建立功业。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

  • 李福业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高宗调露二年(680)登进士第。后为侍御史。因与谋五王诛张易之、张宗昌,流放番禺。后亡匿吉州参军敬元礼家,被获就刑。《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新唐书·桓彦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