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杜

李杜

特指李白与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已习惯于将二人并称。杨凭《赠窦牟》:“直用天才众却瞋,应欺李杜久为尘。”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甫)墓系铭并序》云:“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白居易《与元九书》亦云:“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商隐漫成五章》其二:“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云:“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之尤。”后世李杜并称相沿成习,郭沫若更把二人誉为“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李杜双峰并峙,各臻绝诣,不宜轩轾。抑杜扬李,抑李扬杜,都失之偏颇还是宋人苏轼说得好:“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次韵张安道读杜诗》)晚唐李商隐、杜牧亦并称“李杜”,为示区别,一般称后者为“小李杜”。参看“小李杜”、“三李杜”。

①东汉李固、杜乔李膺、杜密的并称,四人皆为直臣,并称名于世。《后汉书·李杜传赞》:“李、杜司职,朋心合力,致主文、宣,抗情伊、稷。”杜甫长沙送李十一》:“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②李白、杜甫的并称。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③初唐诗人杜审言李峤的并称。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亦并称李杜。明胡应麟《诗薮·唐下》:“杜审言、李峤结友前期,李商隐、杜牧之齐名晚季,咸称李杜。”

①唐代李峤杜审言的并称。李峤工文章,杜审言善为五言诗,并知名于世,彼此相友善,后人因并称之。见《诗薮外编》卷四。②唐代李白杜甫的并称。二人交谊颇厚,诗名相并,同为唐代成就最杰出的诗人,时人并称之。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明人编有《李杜全集》八十三卷、《唐李杜诗集》十六卷、《李杜全刊》四十七卷等。见《旧唐书·杜甫传》。③唐代李商隐杜牧的并称。见“小李杜”。

猜你喜欢

  • 仲容琵琶

    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荀勖与之论音律,自愧弗如。后因以“仲容琵琶”为擅长音乐之典。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仲容铜琵琶,项直声凄凄。”

  • 宾鸿

    即鸿雁。语本《礼记·月令》:“鸿雁来宾。”刘商《胡笳十八拍·第九拍》:“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 吕温

    【生卒】:772—811【介绍】:字和叔,一字化光,行八。郡望东平(今属山东),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吕渭长子。新、旧《唐书》有传。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历校书郎、左拾遗、侍御史、刑部郎中,后因与

  • 三面网

    喻指帝王实行仁政。窦巩《唐州东途作》:“天子欲开三面网,莫将弓箭射官军。”参见“祝网”。

  •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介绍】:郎士元《送孙愿》诗句。二句由近及远地描写水陆兼程中的旅途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淡远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留恋和勉励之情。后人赞为“淡语中饶有腴味”(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石镇

    【介绍】:唐代文学家。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六载(747),进士及第。是年试《罔两赋》,石镇之作尚存。《全唐文》、《唐文续拾》存赋二篇。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九。

  • 蓬转

    ①蓬草随风飞旋。喻人流离飘泊无定。灵一《江行寄张舍人》:“客程终日风尘苦,蓬转还家未有期。”②蓬草遇风即飞旋,比喻事物变化或时光流转迅速。吕温《蕃中拘留岁余回至陇石先寄城中亲故》:“蓬转星霜改,兰陔色

  • 苌弘怨

    指诬枉之怨。雍陶《蜀中战后感事》:“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见“苌弘血”。

  • 张辞

    【介绍】:一作张绰。咸通初应进士试不第。好道术。游盐城,酒醉被系,有献县令陈情诗2首。或传其后升仙。《全唐诗》存诗4首。

  • 李绅诗注

    王旋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13万字。本书为《唐诗小集》丛书之一,以明毛晋汲古阁刻本《追昔游集》为底本,参校清席启㝢《唐诗百名家全集》刻本与同文书局影印扬州诗局《全唐诗》初刻本,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