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作。高都护,即高仙芝,时为安西副都护。天宝八载(749)奉诏入京,杜甫为作此诗。诗赞骢马立功沙场,品格卓异,志向高远。“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
【介绍】:大历十二年(777)进士。建中元年(780)中经学优深科。官监察御史。《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①(全)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遣怀》与《昔游》可谓“姊妹篇”,二诗都是写杜甫与高适、李白的同游之事,以及对亡友的怀念。所不同的是,《昔游》写时事未及乱离,而《遣怀》却以主要篇幅
【介绍】:张祜《旅次上饶溪》诗句。上饶,今江西上饶市。诗句描写上饶秋夜景色。孤城角断,愈见其孤寂;楼深月斜,画出其幽凄,而明月如片的描写则更突现出秋夜给人的清冷感受。诗句刻画精细,对仗工整,情景交融,
宋方深道辑。是一部最早的专论杜甫的诗话汇编。该书虽被《四库全书总目》评为“皆汇集诸家评论杜诗之语,别无新义”,但其成书较早,保留了许多重要资料,辑录诸家评杜诗话二百余条,其中六十余条,不见于今存宋人著
①甲,天干的首位;子,地支的首位。古代以天干、地支递次相配以纪日或年。因用“甲子”泛指岁月、光阴。杜甫《春归》:“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②指年岁;年龄。贯休《赠轩辕先生》:“略问先生真甲子,只言弟
池名。故地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东南。汉武帝时欲通使身毒国,为南越昆明国滇池所阻,故在长安西南凿昆明池,以习水战。见《汉书·武帝纪》。沈佺期《昆明池侍宴应制》:“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
【介绍】: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父宏父,为前蜀高祖王建假子,更姓易名为王宗弼,备受宠幸。后主王衍继立,辅政,进封齐王。后主不亲政事,内外迁除皆自宗弼出,纳贿行私,上下咨怨。恃宠骄纵,无复人臣礼。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宣宗大中年间,于兴宗为绵州刺史,作登越王楼诗寄朝中知友。王严时从之游,亦作《和于中丞》诗。以布衣终老。《全唐诗》唯存其和诗一首。其余不传。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三
船歌。榜,船桨,代指船。刘长卿《七里滩重送》:“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