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大慈恩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寺始建于隋代,原名无漏寺。贞观时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改建为大慈恩寺。寺内壁画为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所画。寺庙建成后,玄奘即由弘福寺迁来,
春秋陶大夫荅子治理陶邑三年,无政绩而家暴富,其妻子认为荅子所作与所得不符,是在积累祸殃。并以南山之豹在雾雨天为保护其毛皮花纹七日不下山找食为喻,规劝荅子善为避害。见汉刘向《列女传》。后因以“南山豹”比
汉文帝为代王时,曾听说战国赵将李齐有贤能,居军巨鹿。后文帝即位,自称“每饮食,意未尝不在巨鹿也”。见《汉书·冯唐传》。后因以“思巨鹿”指君主思得良将。张九龄《奉和圣制过王浚墓》:“汉王思巨鹿,晋将在弘
【生卒】:712或720—799【介绍】:唐代散文家。字正礼。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勤学,明经及第。调国子直讲。天宝十载(751)登博通坟典科,迁四门博士;又登才可百里科,授左拾遗。改秘书郎。至
【介绍】:见文炬。
【生卒】:?—747【介绍】:唐高宗李治孙,许王李素节子。神龙初封嗣许王。仕至卫尉卿,因谋以弟嗣泽王事贬为鄂州别驾。后历邠州刺史、秘书监、守太子詹事。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送贺秘
见《寒山子诗集》条。
【生卒】:899?—926【介绍】:五代词人,即前蜀后主。字化源,原名宗衍,及即位,去“宗”名衍。许州舞阳(今属河南)人。王建十一子,以母宠得立为太子。后主颇知学问,童年即能属文,甚有才思。酷好靡丽之
【介绍】:沈佺期作。见《入少密溪》。
指蜀地。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杜甫《鹿头山》:“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