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无地自容。韩愈《元和圣德诗》:“辟穷见窘,无地自处。俯视大江,不见洲渚。”
【介绍】:鲍溶作。作者早年曾隐居江南山中,不慕功名,后录为进士,但仕途偃蹇。此诗便是抒发了他对超越红尘烦恼、遁入神仙境界的渴望。他幻想自己与星月为伴、与仙人为侣,无忧无虑,逍遥自在。无奈这一切都是诗人
即燕山铭。席豫《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已勒燕山颂,犹闻遣戍篇。”
许浑有《朱坡故少保杜公池亭》诗。《樊川诗集注》卷二《忆游朱坡四韵》题注引《雍大记》:“朱坡在陕城南四十里,与华严寺相近,瞰南山之胜。故少保杜公池亭在焉。”按朱坡当即朱陂,据此知杜公池亭在长安南杜曲(今
【介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据《文苑英华》收其《咏萤》诗1首,《全唐诗》误作李嘉祐诗。
郭曾炘撰。此书为郭氏遗著。其平生笃嗜杜诗,心得尤多,该编即其读杜所作之随笔札记。于宋元以来如蔡梦弼、刘辰翁、王嗣奭、钱谦益、朱鹤龄、顾宸、仇兆鳌、浦起龙等评注的异同得失,从史实、诗意、字义等方面辨析订
指西汉武帝佞臣董偃。董偃姿容美好。年幼时与母亲以卖珠为生。十三岁,随母亲出入汉武帝姑馆陶公主家,为公主所宠幸。随公主入见武帝,受宠,被称为“主人翁”。后东方朔谏武帝,始疏远了他。见《汉书·东方朔传》。
观国光之王宾。语本《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介绍】:见窦怀贞。
【介绍】:雍陶作。此诗记述了诗人去蜀途中的重重险胜。首句对艰险的经历加以概括,中间两联作重点描写,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的心目中,“险”并不等于“凶”,相反却是新奇优美;末句则坦言其不愿重回长安的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