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介之推。亦称“介子”、“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公子重耳出亡,忠心耿耿,凡十九年。文公返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与其母避而入山。文公烧山迫之,终不出,抱树而亡。传说寒食节是为纪念他而设的。后用作咏寒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木渎镇附近。因山多奇石,状似灵芝,故名。又因山石深紫,可制砚,又名砚石山。山怪石罗列,松林遍布,殿宇雄伟,风景秀丽。向有“吴中第一峰”美誉。春秋时越王献西施,吴王夫差于此山建馆娃宫,
①坦露胸腹;仰身而卧。杜甫《江亭》:“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诗。”②晋代太傅郗鉴想挑选丞相王导的子侄辈作女婿,王导让他自己去挑。郗鉴派门生前往,回来说:“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
【介绍】:方干《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颔联。二句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止,拖着余声飞向别的树枝。形与声俱出,实为体物之佳句。前人盛赞“齐梁以来,未有之句也”(《全唐诗话》卷五)。王寿昌以为“
离家在外的人。杜甫《遣兴五首》之四:“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称美人文辞精美。李群玉《感兴四首》之一:“子云吞白凤,遂吐《太玄》书。”参见“吐凤”。
谓奔波四方。语出东汉张衡《思玄赋》:“庸织路于四裔兮,斯与彼其何瘳。”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日日披诚奉昌运,王人织路传清问。”
【介绍】:武元衡《酬严维秋夜见寄》诗句。萤烛,萤光。零露,滴露。诗人摄取富于季节特征的物象,从光色和声响两个方面刻画清凉静谧的秋夜景象,流露了淡淡的悲秋意绪。语句精炼,摹写入神。
谓天灾等异常的自然现象是上天给予的儆戒。杜牧《李甘诗》:“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
春秋鲁颜回贫居而不改贤志。孔子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见《论语·雍也》。后因以“鲁瓢”谓清贫的生活。罗隐《大梁见乔诩》:“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