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长短句

长短句

①又称词、歌词、曲子词。是产生于隋唐,于中唐流行起来一种新诗体。它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名称,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定式。比之五、七言诗,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子都长短不齐,故称“长短句”。配合词调的音乐主要是隋唐以来自西北各民族传入的燕乐和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清商乐。因燕乐以琵琶为主,琵琶有二十八调,音律多变,五、七言诗不易配合,故长短句就应运而生。《旧唐书·音乐志》:“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即歌词与燕乐相合。由于音律、字句的严格规定,故长短句的音乐性较强,同时调下分片,可反复吟唱,这就在继承和发展近体诗的基础上形成了新诗体。②指每句字数长短不一的诗歌。亦即杂言诗。王力《汉语诗律学·导言》:“我们要谈一谈‘杂言’诗,也就是长短句。”参见“杂言诗”。

猜你喜欢

  • 刘皂

    【介绍】:咸阳(今属陕西)人,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大历初,假孝义尉,因忤西河守董叔经,遂弃职。久客并州。工诗,以《旅次朔方》诗最为传诵。元和间令狐楚编《御览诗》,选皂诗4首。《全唐诗》存诗5首。

  • 代边将

    【介绍】:贾岛作。诗中“陇头”,即陇山,又名陇坻、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诗赞边关将士不图富贵,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首联写边日西斜、浮云止息的战场景象。颔联连用清冷意象渲染夜战场的悲凉氛围。

  • 司马相如

    西汉蜀成都人,字长卿。著名辞赋家。汉武帝见其《子虚赋》而叹赏,狗监杨得意因而荐之,任为郎官。著名的辞赋还有《上林赋》、《长门赋》等。《史记》、《汉书》并有传。范尧佐《一字至七字诗·书》:“银钩屈曲索靖

  •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二月二日》颔联。红花、绿柳、紫蝶、黄蜂,或吐蕊长叶,或翩翩飞舞,作者写出了春天绚丽的色彩和勃勃生机。然而从“各”、“俱”两字中,可体会到隐含其中的凄苦心境,无赖的花柳和有情的蜂

  • 晁采

    【介绍】:字试莺,大历时女子。与邻居男子文茂相爱,以诗酬唱,后为夫妇。《全唐诗》录其诗22首。

  • 榛梗

    谓隔阂、嫌怨。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 衣锦还乡

    衣锦,穿锦绣衣裳。语出《梁书·柳庆远传》:“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后因以“衣锦还乡”谓富贵后荣归故里,炫耀于乡亲。黄滔《送翁员外承赞》:“衣锦还乡翻是客,回车谒帝却为归

  • 刘真

    【生卒】:759—?【介绍】:唐代诗人。籍贯不详。曾为慈(一作磁)州刺史。会昌五年(845),年八十二,参与在白居易洛阳私第的“七老会”,又与李元爽等人为“九老会”。《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自居易

  • 象箾

    传说为周文王时代的乐舞。亦泛指皇家乐舞。张昭《观德舞》:“星俎云罍兼鲁礼,朱干象箾杂巴渝。”

  • 脱遗

    舍弃;抛弃。元稹《江陵三梦》之一:“君复不喜事,奉身犹脱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