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陆龟蒙

陆龟蒙

【生卒】:?—881?

【介绍】:

字鲁望,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举进士不第,隐居松江甫里,自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懿宗咸通十年(869),得识皮日休,二人相与唱和,后自编其唱和诗为《松陵集》。乾符六年(879)春,卧病笠泽,隐居著书,自编其诗文为《笠泽丛书》。约于中和初年病卒。《新唐书》有传。其诗文与皮日休齐名,并称“皮陆”。有《甫里先生文集》。《全唐诗》编其诗为14卷。《全唐诗补编》补诗3首、残句2联。

【生卒】:?—约881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聪悟,通六经,尤明《春秋》。弱冠攻文,有时名。咸通初,至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蔡京就见之,龟蒙拂衣而去。约四年(863),游润州。六年(865),往睦州,谒刺史陆墉。十年(869),皮日休来苏州佐郡,荐陆于刺史崔璞。陆与皮、崔等交往酬和甚密,集其唱和诗为《松陵集》十卷。十一年(870),被荐为乡贡进士。十二年(871)应试落第。次年,应聘为湖州刺史张搏幕从事。乾符三年(876),张任苏州刺史,陆复佐其幕。四年(877),复至湖州。后归苏州。六年(879),抱病编成《笠泽丛书》。中和初卒。友人颜荛为作墓志,吴融作《奠陆龟蒙文》。光化三年(900)追赐进士及第。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文学主张,见于《复友生论文书》、《苔赋并序》等,认为“求文之旨趣、规矩”,无出于六经、孟轲扬雄之书,六经、孟轲、扬雄之“辞”均为“文”,“文者辞之总,辞者文之用”,重视文学作品“惩劝之道”,“化下风上之旨”。文学成就以杂文小品最著。代表作《招野龙对》、《马当山铭》、《野庙碑》、《后虱赋》等,继承发展了元结的文风,以杂文手法、谲异色彩和古朴笔意,揭露社会的不平、统治者的残暴、世风的败坏,显现出独特的光彩和锋芒。诗歌今存六百首左右。龟蒙自称:“少攻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凌轹波涛,穿穴险固,囚鏁怪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淡而后已。”(《甫里先生传》)诗受韩愈影响较深,以清奇峻险,避熟就生为重要特色,但也有平淡质直和研整幽婉、明丽致密的一面。较多的作品抒写个人的逸致闲情,但《村夜二篇》、《杂讽九首》、《筑城词》等,也表现了关心和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残酷腐败的思想感情。众体之中,七言绝句继承李商隐倩巧流丽诗风而加以新变,别出机杼,风神缥缈,气韵生动,成就最高。代表作《白莲》、《怀宛陵旧游》、《和袭美春夕酒醒》等,均为唐诗名篇。一生富于著述,然散佚颇多。《新唐书·艺文志》杂传记、别集和总集类分别著录:《小名录》五卷、《笠泽丛书》三卷、《诗编》十卷、《赋》六卷及《松陵集》十卷。今传《笠泽丛书》四卷、补遗一卷,《松陵集》十卷,《小名录》二卷。宋人辑有《甫里先生文集》二十卷。《全唐文》编文二卷;《全唐诗》编诗十四卷,《全唐诗补编》补三首。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八。李锋有《陆龟蒙生卒年考》。

猜你喜欢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介绍】:王维《终南别业》诗句。无心行至溪水尽处,坐看白云自然升起。诚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所言:“行所无事,一片化机。”有不可言说之禅境。

  • 邻笛

    晋向秀与嵇康、吕安交善,后嵇、吕二人被杀,向秀怀念他们,作《思旧赋》,其序谓闻邻人吹笛之声而“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故作此赋。后因以“邻笛”用为怀念旧时朋友之典。卢藏用《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未及报而陈子云

  • 望仙阁

    南朝陈皇宫楼阁名。参见“结绮阁”。

  • 济恶

    助恶。元稹《蛒蜂三首》之三:“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可怜相济恶,勿谓祸无馀。”

  • 杜律颇解

    明王维祯撰。凡四卷。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朱茹刻本。王维祯嘉靖十四年进士,累官南京国子监祭酒,以才学闻名于世,此书实托王之名,取张性《杜律演义》之注,稍加掩饰而成,亦仅可作明代杜甫七律之选本观。1

  • 伤愚溪三首

    【介绍】:刘禹锡长庆二年(822)在夔州刺史任上作。禹锡老友柳宗元被贬永州,得到一块地,他就盖起草屋,植树种菜,并在水中小洲上修筑台榭,称为“愚溪”,事见本诗引及柳宗元《愚溪诗序》。元和十四年(819

  • 郎罢

    方言。称父亲。顾况《囝》:“囝别郎罢,心摧血下。”注:“闽俗呼子为囝,父为郎罢。”

  • 孙阳

    即伯乐。古代善于相马的人。后比喻识才者,李群玉《投从叔》:“孙阳如不顾,骐骥向谁嘶。”

  • 平乐

    汉代宫观名,在长安上林苑。上官仪《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 录异记

    传奇集。唐杜光庭撰。《崇文总目》小说家类著录为十卷。现存《津逮秘书》、《道藏》等本均只有八卷,内容分为仙、异人、忠、孝、感应、异梦、鬼神、洞穴、龙等十七类,记述各类荒诞奇异之事。本书重在宣扬道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