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颜师古。
比喻才华和气质。贯休《赠杨公杜之舅》:“谈谐尽是经邦术,头角由来出世姿。”
【介绍】: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两《唐书》无传。尝隐居九华山,与许棠、张?、周繇并称“九华四俊”。又与许棠、张?、周繇、郑谷等十二人号为“咸通十哲”。乔有诗名,《唐才子传》卷一〇称其“有高致
《后汉书·西域传》:“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后用为帝王尊佛之典。沈佺期《奉和圣制同
【介绍】: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李怀远之子。景龙至开元中历给事中、谏议大夫、礼部侍郎、右散骑常侍等。因老迈多疾请归,约卒于开元中。中宗时尝侍宴,奉制《回波辞》,独李景伯不为谄佞之言,而寓规箴之意。
《左传·襄公十七年》载:宋太宰皇国父于农忙时为平公筑台,而司城子罕请等到农忙结束后再兴工,平公不许。民工们唱道:“泽门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邑中之黔”本指司城子罕。后因用为咏体恤民情
刘伶为人肆意放荡,以醉酒为务。常乘鹿车,携壶酒,使一人荷锸随之,以备死后就地掩埋。后因以“伯伦置锸”为咏名士放浪形骸之典。白居易《哭崔二十四常侍》:“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参见“伯伦”。
【生卒】:?—782【介绍】:唐代散文家。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十二、三载(753、754)间进士及第,适母死,未调。安史乱起,于相州受胁迫任史思明判官。后降于军前,郭子仪爱其才,留于幕府。
【介绍】:五代诗人。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家贫,仕于闽,初为王仁达幕掌书记。闽王延钧擢为宣徽使,充内学士。王昶时,以便佞受亲信,迁检校太傅。有歌诗一卷,未见著录。作品已佚。事迹见《十国春
【介绍】:方干《题报恩寺上方》诗句。写登高极目远望,方见世界之大。世界,本佛家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因题佛寺,亦喻佛法无边。语意双关,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