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高適

高適

【生卒】:700?—765

【介绍】:

唐代诗人。字达夫,史称其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乃著郡望,其籍贯殊难断言。排行三十五。父崇文,韶州长史,少年时随父居岭南。玄宗开元时代西游长安,北上蓟门,对东北边陲军情,颇多切身体验。后又数度往返于京、洛、梁、宋间。天宝三载(744)夏秋,与李白杜甫相会于梁、宋,登台怀古,饮酒赋诗。八载(749),睢阳太守张九皋荐举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尉。十二载(753),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辟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安史乱起,拜左拾遗,旋又转监察御史佐守潼关。玄宗幸蜀,间道奔行在,以侍御史擢为谏议大夫。肃宗至德元载(756)十二月,拜淮南节度兼采访使,与来填、韦陟等协力平李璘之叛。李辅国恶其才,数毁之,乾元元年(758),贬为太子少詹事,出为彭、蜀二州刺史。广德元年(763)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冬,攻吐蕃兵败,乃于次年奉召回京,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后人因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高適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早年漫游燕赵,即有《塞上》、《塞下曲》、《蓟门五首》等作,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之《燕歌行》最为脍炙人口。旧史谓其“五十始能诗”,殆非事实。適诗反映社会生活面较宽广,乐府、古风尤所擅长,颇为杜甫所推许,称其“方驾曹刘不啻过”(《奉寄高常侍》)。殷璠评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颇中肯綮。严羽名其诗为“高达夫体”(《沧浪诗话·诗体》),说明其诗风格鲜明。著有《高適集》二十卷,《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艺文志四》均有著录。现存《高常侍集》十卷,为明人辑本。《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唐诗纪事》卷二二有佚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诗十一首。《全唐文》存文二十一篇。刘开扬有《高適诗集编年笺注》、孙钦善有《高適集校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三,《唐才子传校笺》卷二。有《高適年谱》多种,以周勋初所著较为通行。

猜你喜欢

  • 曲江二首

    【介绍】:杜甫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时任左拾遗。二诗借写暮春游曲江所见荒凉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抑郁苦闷,看似伤春,实感人事。王嗣奭:“(二诗)以忧愤而托之行乐者也。二首一意联贯,前言‘万点愁人’,后

  • 倘来

    意外得来,偶然得到。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盛时倘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

  • 悄悄

    (qiāo qiāo)形容声音很低。韩愈《落叶送陈羽》:“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 僧宣

    【介绍】:见法宣。

  • 三州唱和集

    元稹、白居易、崔玄亮著。贞元十九年(803),元、白、崔三人同登拔萃科。长庆二年(822),白居易除杭州刺史,次年,元稹、崔玄亮分刺越州、湖州,三州相邻,三人遂常寄诗酬唱,直至长庆四年五月白除太子左庶

  • 陶雍

    【介绍】:《全唐诗》收其《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1首,郑侍郎即郑澣,文宗大和四年(829)任兵部侍郎。郑澣原唱题作《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阁植四松逾数年澣忝此官因献拙什》(全),刘禹锡、唐扶、雍陶均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介绍】:韩愈《调张籍》诗句。意思是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人间,放射着万丈光芒。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中唐前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某些人故意诋毁,贬抑李杜。而韩愈则素来推服李杜,于李杜绝无轩轾,他的这两

  • 李白与中国传统文化

    葛景春著。1991年台湾群玉堂出版公司出版。收入论文13篇。从儒、道、释、玄、兵法、纵横、任侠、屈骚精神等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剖析其思想的形成、演变和表现特点。还论述了李白诗歌与中国古典美学、书法艺术等关

  • 陈寔遗盗

    (遗wèi)陈寔以品德高尚受时人推重。天下饥荒,常有盗入其室,陈寔知之,以借教训子孙修性为善以开导窃贼,窃贼自梁上投于地,叩头谢罪,陈寔给他二匹绢,自后,一县中再无盗窃之事。见《后汉书·陈寔传》。李瀚

  •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介绍】:李益作。见《盐州过胡儿饮马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