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景龙之变

景龙之变

太子李重俊率兵诛武三思事件。中宗复位之后,韦后私通武三思(武则天之侄),将其女安乐公主嫁武三思次子武崇训,相互勾结,左右朝政,排斥打击废武复唐的功臣张柬之等。韦后因太子李重俊非其所生,欲废之。武三思、上官婕妤、安乐公主等亦常凌侮太子。李重俊愤不能平。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 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沙吒忠义等发羽林千骑,兵三百,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家,并杀其亲党十余人。后又引兵自肃章门而入,以索上官婕好。中宗、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婕好登玄武门以避兵锋,令羽林军反击。李多祚、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沙吒忠义被杀,余众皆溃。李重俊以百骑走终南山,至鄂西,为左右所杀。

猜你喜欢

  • 戊戌变法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变法运动高潮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因是年为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港湾,争夺贷款

  • 梓州战役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李顺率农民军攻占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宋军残部逃往成都东北之梓州(今四川三台)。知州张雍率三千士卒,在城中治器械,积军储,以为固守待援之计。李顺派大将相里贵率二十万大军进

  • 官修史书

    唐代以前,史书全由私人编纂,朝廷虽设史官,但大多数管天文历法,并不一定修史。盛唐之时,一改过去旧习,由官方组织人力修史。太宗时期,设置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唐代官修史书六部,

  • 郭桓案

    明初一起重大贪污案。户部侍郎郭桓,与中央六部及地方官勾结,侵吞税粮,寄存在全国各地,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被告发。明太祖朱元璋对他们严加惩处,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数百人处死,地方官吏被牵连下狱至死

  • 召陵之盟

    齐桓公纠集众诸侯与楚国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订立的盟约。公元前656年, 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曹、郑、许八国军队,在讨伐楚国附庸蔡取得胜利之后,乘势进军楚境,讨伐楚国,责问楚国不向周王进贡

  • 兵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研究军事的学派。《汉书·艺文志》未列入诸子十家之内, 而另立兵家,细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谋家、兵技巧家。创始人为春秋末期孙武。孙武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为吴将,助吴击

  • 多伦会盟

    为准备彻底解决噶尔丹叛乱和进一步加强对内外蒙古、特别是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清政府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康熙帝答应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同意在喀尔喀蒙古三部

  • 自立军起事

    资产阶级改良派唐才常等组织的未遂武装起事。戊戌政变后,唐才常等逃亡日本,既与康、梁等密谋武装“勤王”;又与孙中山、陈少白等接触,研讨救国方略;并通过毕永年等兴中会会员,广泛联络具有反清传统的哥老会组织

  • 晋作爱田

    春秋时期晋国实行的一种田制。韩原之战后,晋惠公被俘虏至秦。不久,秦穆公许晋讲和。晋惠公为谋求国人的拥戴,遂派人回国,以国君的名义赏给国人田地,名之曰“作爰田” (爰或作辕,又作�9

  • 杨可告缗

    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解决财政困难的措施。长期战争及连年水灾造成汉王朝府库空虚,而富商大贾趁机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汉朝廷颁布算缗、告缗令。算缗(汉代把用线连串的钱叫缗钱,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