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朝阳起义

朝阳起义

太平天国后期东北农民起义。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到热河,随行的数千名文武官员、后妃宫监、护驾军队,成为热河地区人民的沉重负担。是年夏,奉天义州(今义县)人王达与刘珠等率众起义。冬,王达等会合白凌阿,使起义队伍发展到五百人。12月24日(十一月十三日)蒲厢亦于义州起义。王达为援助蒲厢,围攻义州不克,退却途中被清军捕杀。白凌阿等率余部退入朝阳等地。1861年3月12日(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二日)才宝善、刘珠等拥立金矿工人李凤奎为首领,在朝阳要尔营子起义。两日后攻克朝阳县城,破狱放囚,焚烧司署衙门,打击富商高利贷者。当地农民、手工业工人、金矿工人纷纷加入,义军发展到两千人。李凤奎被拥立为帝,才宝善为军师,刘珠为领兵元帅。决定分兵两路,威逼热河行宫,攻占赤峰。清政府急命盛京将军玉明等派兵驰赴朝阳“会剿”。李凤奎、刘珠率义军进攻建昌,在水泉大败清军,乘胜急趋义州。清军尾追夹击,并派奸细打入义军内部从中挑拨。李凤奎中计,误杀刘珠。清军乘机进攻,李凤奎兵败率余部退至凤凰山,被地主武装捕杀。才宝善、白凌阿突围后加入奉天王五起义军、转战奉天、吉林各地,1863年(同治二年),王五不幸战败牺牲,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英国趁中国被瓜分之机,以保卫香港为由,要求展拓界址,另租新地,强迫清政府于6月9日(四月二十一日)由清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乐纳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主要

  • 知耻学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由梁启超和满族人寿富等发起,在北京成立。梁启超在《知耻学会序》中指出,日本“知耻”维新,“更张百度”, “虽耻何害!”而“自讳其耻”,则为无耻, “自诵

  • 班氏著《汉书》

    司马迁《史记》记事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以后缺而不录。汉代学者褚少孙等人曾相续补撰《史记》。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班彪认为褚少孙等人的续作多鄙俗,不足以续《史记》,于是撰成《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一

  • 安徽独立

    安徽早有革命党人从事宣传和组织活动,革命风潮渐次兴起。安徽编练新军后,有不少革命党和倾向革命的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有的还充任了下级军官,在新军中集聚了一定的革命力量。但安徽革命党人的活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

  • 约束游学章程

    全称为《约束鼓励出洋游学生章程》。二十世纪初年,中国青年学生掀起赴日留学热潮,不少留日学生倾向革命,开展各种反清活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命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商订颁布《约

  • 蔡五九起义

    元中期江西农民起义。首领蔡五九,江西赣州人。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元仁宗采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之议,在江南地区经理田粮。政府官吏乘机虚张顷亩,冒括田租,敲榨百姓。仅江西信丰一县即拆毁民宅九百处,且

  • 新朝

    朝代名。亦称新莽。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外戚王莽为新都侯。后王莽执秉汉政。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即以新为国号。开国时,承西汉版图,东、南至于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葱岭一带,西南

  • 刘向校书

    西汉末年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整理国家藏书的故事。刘向(公元前77——公元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成帝时为光禄大夫。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 因国家藏书散亡,汉成帝使谒者

  • 楚(林士弘)

    隋末南方义军首领林士弘建立的政权。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林士弘从乡人操师乞起义,为大将军。操师乞牺牲后,林士弘代统其众,屡败隋军,众至十万余人。同年底,林士弘自称皇帝,国号楚,年号太平,定都虔州

  • 郡国制

    汉初地方行政组织。汉初刘邦错误地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秦朝未封子弟为辅佐,故二世而亡。刘邦在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形成了郡、国并存的形势。郡直隶中央政府,王国则由诸侯王统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