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物斋文略
六卷。清黄本骥(约1825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黄本骥字仲良,号虎痴。湖南宁乡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黔阳县学教谕。其曰“三长物斋”者,三长物,一为秦汉以来金石文字,二为古琴,三为周秦刀布。黄氏尝编刻《三长物斋丛书》。凡尝见于丛书各种中者,都舍去不录,故不曰“文集而曰“文略”。黄氏以金石学者著称,故于金石有关之文字最为擅胜。卷三《历代尺式记》,历数各朝尺度,颇为详备,是其证明。他文亦多平正笃实,无矜躁浮夸之词。有自刻本。
六卷。清黄本骥(约1825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黄本骥字仲良,号虎痴。湖南宁乡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黔阳县学教谕。其曰“三长物斋”者,三长物,一为秦汉以来金石文字,二为古琴,三为周秦刀布。黄氏尝编刻《三长物斋丛书》。凡尝见于丛书各种中者,都舍去不录,故不曰“文集而曰“文略”。黄氏以金石学者著称,故于金石有关之文字最为擅胜。卷三《历代尺式记》,历数各朝尺度,颇为详备,是其证明。他文亦多平正笃实,无矜躁浮夸之词。有自刻本。
一卷。明殷绮编。殷绮,爵里履迹不详,在本书中署为“雅州知州事”。嘉靖九年(1530)四川巡按御史邱道隆偕官吏游峨嵋山,有诗唱和;嘉靖二十一年(1542),巡按御史谢瑜亦踵昌故事。殷绮因合二御史及同游者
二十卷。明廖道南(生卒不详)撰。廖道南,字鸣吾,蒲圻(今湖北省蒲圻县)人。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著有《楚纪》等。《殿阁词林记》为记载词林(翰林院别称)殿阁宫坊台省诸臣旧事而编,分殿学、阁学
四卷。明易恒撰。易恒,字久成,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中应荐至京,以老罢归。此编诸诗以古今体类次,既无纤巧秾媚之失,又无刻画雕虫之述。在明初吴中高杨诸杰外,别成一派。人谓:“五言古体优柔
八卷。清赵衡(生卒年未详。)撰。赵衡字湘帆,河北冀州(今冀县)人。光绪举人。因善《韩诗外传》之说,故以“叙异”自名其斋。曾任信都书院监院,司书籍之责四年。以古文名一时。赵衡曾伴清代古文大家吴挚甫出游,
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一万卷。清陈梦雷(1651~1741)原编。清蒋廷锡(1669~1723)等奉敕校勘重编。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年号松鹤老人。福建闽侯人。康熙年间进士,受编修。为康熙第三子诚
① 三卷。清吴世尚撰。吴世尚,贵池(今属安徽省)人,其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作有《庄子解》一书。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其书只收《庄子》内七篇。其要旨是引《庄子》而附之儒家。观其目录后附记,
七卷。清刘梦鹏(详见《春秋义解》)撰。该书又称《屈子楚辞章句》,《四库存目》称《楚辞章句》,误。卷首有谢锡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序,作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序,另附《屈子纪略》一篇。正文七卷,
六卷。明钱一本(1539-1617)撰。钱一本,详见《像象管见》条。该书在《像抄》的基础上,又舍数而言理。其言理,舍天而言人;其言人,又舍事而言心;推而至于性命。体例近乎语录,论说又多支离。如谓许由让
二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梵纲菩萨戒经义疏》是注解姚秦鸠摩罗什所译《梵纲经》下卷的经解。该经义疏不完全依从天台五重玄义疏经定势,而采三重玄义。即释名、出体、料简。在释
三十卷。明冯梦龙(1574-1646)撰。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公鱼,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东吴畸人、七乐生,又以顾曲散人、香月居主人、詹詹主人、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