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丘陵学山

丘陵学山

无卷数。明王文禄(生卒年不详)撰。王文禄,字世廉,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王文禄性嗜书,闻人有异书者,辄倾囊购之,得必手校。缥缃万轴,置之一楼。年八十余,犹计偕北上,不屑就乙科秩。平生著述丰富,有《竹下寤言》、《海沂子》、《文脉》、《策枢》、《医先》、《胎息经略疏》、《庭闻述略》、《参同契疏略》等几十种。《丘陵学山》是他较有影响之作。玉文禄汇刻诸书,以拟宋左圭《百川学海》,故以《丘陵学山》为名。原书目录后有王文禄后记。记中云:“原丘陵,改百陵,对百川甚切帖。丘宣圣讳,改百,尊圣也。”在此王文禄说明了后将《丘陵学山》改为《百陵学山》的原故。此书目录以千字文编次,初刻本(隆庆二年印本)用的是原名《丘陵学山》,所收之书仅74种,千字文自天字至师字。此本亦即《四库》馆臣在编修《四库全书》时所用之本。接着王文禄对此书不断加以增补,又刊刻了九十三种本,书名仍题《丘陵学山》(邵懿辰《标注》有王文禄《明世学山》九十三种,或此本已改《明世学山》)。至万历十二年(1584),王文禄在此基础上“编次《千字文》,渐至百号”,即从天字至罪字。此书皆由王文禄一手辑刻,孜孜20余年,始成百种。但由于所收之《钱子法语》、《钱子巽语》二种,即原名之《钱子语测》,三者实为一种。故虽号为百种,实际上只有98种,至此书名正式改题《百陵学山》。书中主要收辑明代著作,其中有许多关于明代学术思想,农业生产与风俗习惯等历史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明嘉靖、隆庆、万历刻本,有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但此本缺陶字《三炼法》一卷,唐字《六炼九炼法》一卷。)

猜你喜欢

  • 瑯琊漫钞

    一卷。明文林(1445-1499)撰。文林字宗儒,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太仆寺丞,建言时政十四事,告病归。后复出为温州府知府,卒于官。文林文学该博,精通易数及卜筮之说。此书

  • 水西纪略

    一卷。明李珍撰。李珍字竹溪,江苏昆山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原书题为玉峰李珍竹溪辑。《水西纪略》记述天启元年(1621年)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迫于明季虐政,起兵反抗,明王朝平定反叛始

  • 礼经质疑

    一卷。清杭世骏(详见《续礼记集说》条)撰。杭氏《续礼记集说·自序》馆中同事,“与修《三礼》,日与同馆往复商榷,录为《质疑》一编,附于各条之末”。据此书原本附于《集说》之中,各条的末尾。后单独编刻合聚为

  • 尔雅诂

    两卷。清徐孚吉撰。是书汇辑《尔雅》各家旧注,订正讹误、补充遗漏。对于通假、异读及谣俗语词等,皆究本溯原,以求当于古训。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经解续编》本。

  • 龙川县志

    十二卷。清书图修,杨廷钊纂。书图,满洲镶黄旗人,举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任知县。明宣德间县令宋常始修县志,至乾隆四年(1739)盛熙祚,六度续修。书图莅任五年,奉府檄修邑志,聘杨廷钊等开局纂辑,

  • 庄屈合诂

    无卷数。清钱澄之(1512-1694)撰。钱澄之字饮光,号田间,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隆武时授推官,永历三年(1649)改任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曾一度削发为僧。以课耕著述终其身,自号田间老人。著有《所

  • 卜子年谱

    一卷。清陈玉树(详见《毛诗异文笺》)撰。谱主卜商,字子夏,春秋战国之际卫国人,为孔子弟子。陈氏考卜商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前507年),故谱从此年叙起,止于周安王二年(前400年),然未定其卒年。谱中于卜

  • 道峰集

    六卷。明章适(约1561前后在世)撰。章适,字景南,号道峰,兰溪(今浙江兰溪)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因疏请景裕二王出阁讲读,忤旨告归。著有《道峰集》。是集乃是

  • 虞书笺

    二卷。茅瑞征撰。其生卒年不详。瑞征字伯符,号苕上渔父、澹泊居士。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明代学者。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卿。除《虞书笺》外,尚著有《禹贡汇疏》。《虞书笺》书前有

  • 竹居集

    一卷。明王珙撰。珙,字廷珪,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均不详。此编为王珙诗集。观其诗,多用洪武正韵,是受当时作诗趋势影响所致。诗内容大致出入于月泉、吟社一派遗韵。虽诗中偶有秀丽之句,但篇幅单薄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