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剩语

中庸剩语

一卷。清华希闵(生卒年未详)撰。希闵字豫原,江苏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书名《剩语》,希闵题辞中说《中庸》不容语,语皆剩语,故名。书中首为总论,以下分章解释,大旨以朱子为宗,兼参引张西铭、许白云、湛甘泉、郝京山、袁了凡、李二曲、毛大可、陆稼书、李厚庵、吴因之、胡云峰、庄忠甫、王篛林诸家之说。只对朱子“分章间”有不满,自称不敢与朱子异同,各附说于下。书称《中庸》一书,汉儒编入《礼记》,本为礼书,而所言皆大道,诉源于天,根极性命,不离伦物。孔子教人下学上达之旨,尽在此篇。又说“中”为无一物之称,也为涵万有之谓。诚乃中之所蕴,人都知诚为实有,而不知正以状中为至无。是书语皆精湛,该书有乾隆十一年(1746)刊本。

猜你喜欢

  • 中庸札记

    ① 一卷。清范尔梅(详见《大学札记》)撰。是书语句虽简,然时晓妙谛。谓“喜怒哀乐”句,为延平先生得力处。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章,为姚江之学所本。谓“子路问强”一章,为孔门一卷《金刚经》。谓“鬼神之

  • 齐乘

    六卷,附音释一卷。元于钦撰,于潜释音。于钦(1284~1333),字思容,山东益都人。历任国子助教,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使、御史都司员外郎、兵部侍郎、益都田赋总管。任职期间,宽政便民,甚得民心。于潜,于

  • 美人书

    见《女才子书》。

  • 乐清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徐化民修,林允楫、鲍易纂。徐化民,康熙年间乐清县知县。此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全书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图、凡例。卷一星野、疆域、山川。卷二建置、沿革、城池、公所、学校、祠祀、风

  • 青要集

    十二卷。清吕谦恒(1653-1728)撰。谦恒,字天益,又字涧樵。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光禄寺卿。谦恒曾读书于青要山数十年,因以山名集。其诗作极力摹仿宋诗,疏爽有余,

  • 寿石斋藏帖

    四卷。清孙铨辑。孙铨字少迂,工书画,善钩摹。曾为成邸刻《怡晋斋帖》此其辑清代名家书,勒成于嘉庆十三年(1808)。第一卷为二十八家,魏文毅、魏敏果、宋协裳、施愚山、宋既庭、沈文恪、汤文正、李石台、笪江

  • 书经汇解

    四十六卷。明秦继宗撰。秦继宗字敬伯,湖北黄冈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本书凡例称:“蔡传之遵令甲也,读者安敢别立赤帜?推是传而注经,而经反因传而晦,则不得一效忠焉。”故本书作者秦继宗也欲详稽

  • 板桥诗钞

    四卷。《词钞》一卷。《道情一卷》。《家书一卷》。《题画》一卷。清郑燮(1693-1765)撰。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以号行于世,人称郑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元年

  • 诸儒性理文锦

    八卷。旧本题兵部尚书常珽(生卒年不详)编,不著时代。考《万姓统谱》,常珽字方叔,福建连江人。宋嘉祐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参知政事。似乎即此常珽。惟吏部字不同。疑二书当有一误,或编此书时适官兵部。其书全录

  • 玉川子诗集注

    五卷。清孙之騄(生卒年不详)注。孙之騄字子骏。浙江仁和(今杭州)八。约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在世。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今浙江)教谕。玉川子,乃为唐诗人卢仝(?-835)之自号。他的诗对当时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