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川梦

临川梦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丞相张居正欲使其子进士及第,求汤显祖助之,被汤显祖拒绝。隐奸陈眉公怀怨汤显祖曾为所辱,而图阻止汤显祖及第。汤显祖遂不应试而归乡,作《还魂记》(即《牡丹亭》)。娄江女子俞二娘耽读《还魂记》,其中人物柳生、杜丽娘现其幻影。适时张居正官败,汤显祖则进士及第。俞二娘因读汤显祖《还魂记》思念作者汤显祖断肠而死。俞二娘死后二十余年其乳母以俞二娘手批《还魂记》送至汤显祖处。俞二娘之魂欲访显祖,以此意诉之释尊。汤显祖谱写的《邯郸记》中的卢生,《南柯记》的淳于芬,《紫钗记》的霍小玉等相会,谈论显祖之戏曲,“有此口过,是以毕生沉沦,不能大用。而俞二姑之死,更是此君文章之孽。”因此他们一行四人同去觉华宫,听天王说梦。后汤显祖释官,回乡与其四子共庆父母之寿。汤显祖长子死于南京任上。其魂归天上,与淳于芬、卢生、俞二娘、霍小玉等于天王前相会,论世事皆是梦。汤显祖睡在玉茗堂中,睡神引俞二娘之魂入显祖梦中,显祖感其知己,卢生、淳于芬、霍小玉亦来见。玉茗花神传天王法旨迎众人入觉华宫。此剧写明汤显祖之生涯,以心醉汤显祖之《牡丹亭》传奇而死之娄江俞二娘事,以汤显祖事迹为本,歌颂了他的才华和藐视权贵的品质。其人物形象刻划鲜明。但前人对此剧评价不高。此剧为有史可查的一部真实历史剧,是一个为汤显祖立传的戏。然缺乏艺术上的形象性、鲜明性,主要在于表明主人公的政治态度而已,而后者与“四梦”相结合,戏写得有感情,有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此剧有《藏园九种曲》本、《红雪楼九种曲》本及上海朝记书庄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历代铨选志

    一卷。清袁定远撰。袁定远,里贯未详。本书乃作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时所作。主要记述各朝铨政选举之法,即历朝选用官吏的制度。全书叙述较为简略,又有遗漏、失实之处。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多略而不叙;又谓明

  • 泰轩易传

    六卷。南宋李中正撰。李中正淳安(今浙江淳安)人,旧本原题作“宋清溪李中正撰”,不确,宋无清溪,实为淳安人。卷末刊福州福清尉李舜举编集,漳州龙溪县尉李熙绩校正及董洪跋。此原为讲义,李舜举编集成书。此书不

  • 礼经补证凡例

    不分卷。附容经类纂凡例,无卷数。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今四川省井研县)人。清光绪进士。历任龙安、绥安府学教授,尊经书院襄校等职。曾师事王闿运。专治今文,其学凡六

  • 松月集

    一卷。明释睿略(生卒年不详)撰。睿略,俗姓不详,字道权,号简庵,江苏苏州(今苏州市)人。因其以“松月”为扁名题其轩,故时人呼其为“松月”翁,因以此名集。是集一卷全为诗。集前有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 铜山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崔志元修,左泉金等纂。崔志元,清山右凤台(今山西晋城)人,道光八年知铜山县事。崔志元莅任铜山,延左泉金等纂修县志,历九月而成书。卷首有知府潘榞序、崔志元序、凡例、捐刻姓氏,以及诸图

  • 玉虹楼法帖

    十六卷。清孔继涑辑刻张得天书十二卷,孔广廉刻孔继涑书四卷。孔继涑曾刻张得天书为《瀛海仙班帖》。孔继涑本为张得天之婿,从受其书法,藏张氏书迹颇多,复又借摹别家所藏。张得天一生俯首董其昌,最重其所刻帖,曾

  • 衡斋算学遗书合刻

    《衡斋算学》七卷、《衡斋遗书》九卷。清汪莱(1768-1813)撰。汪莱字孝婴,号衡斋,安徽歙县人。嘉庆年间以优贡生入史馆修《天文》《时宪》二志。官石埭县训导。精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历算,尤致力于国外数学

  • 霞浦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民国罗汝泽、刘以臧修,徐友梧纂。罗汝泽,曾任霞浦县知县。徐友梧,曾任江西信丰县知县。霞浦县旧无志。民国五年(1916)罗汝泽任县令后,始设局纂修邑乘。其后历经波折,至民国十四年(192

  • 经书辨疑

    七卷。金长生(1548-1631)撰。金长生字希允,号沙溪,谥号文元,全罗道光山人。朝鲜李朝时期儒学家、文臣。金长生精通礼学,与儿子金集同为当时礼学之大家。被推举入仕途,屡任郡、县、府的地方长官。日本

  • 医学汇纂指南

    八卷。清端木缙(生卒年不详)撰。端木缙字仪标,当涂(今属安徽)人。此书成于康熙年间,为端木氏摘取古今医书,荟萃精辟之论撰写而成。书中每病之下,先详细辨明脉理,其次论述病因,然后为现证、治法,十分精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