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丹徒县志

丹徒县志

六十卷,首四卷。清何绍章、冯寿镜修,吕耀斗等纂。何绍章,字啸赓,浙江仁和人。监生,清同治十二年(1873)知丹徒县事。冯寿镜,浙江德清人,进士,光绪三年(1877)知事丹徒县。丹徒邑志始于明正德《李志》四卷,万历初何世学复修之,至清代康熙有鲍志、嘉庆有贵志。自嘉庆志后,越七十余年,邑令何绍章设立志局,延品学之士,搜遗阐幽,以文补缺,纂修成书,即为此志。此志卷首一至四为宸翰、图;卷一至十舆地志,其目十九,为建置沿革表、星野、疆域、形势、山、川、城、廨舍、关津、坊巷、风俗、坛墠、庙祠、寺观、宫室、坊表、陵墓、古迹、碑碣;卷十一河渠志,其目一,为运河;卷十二至十八食货志,其目十,为运河、恤、户口、田赋、芦政、徭役、漕运、盐法、仓储、物产;卷十九学校志,其目一,为学校;卷二十武备志,其目二,为兵制、驿传;卷二十一职官志,其目五,为历代封爵、历代官制表、宰贰表、官师表、名宦;卷二十二至二十四选举志,其目五,为诏辟、科目、贡监、封赠、荫恤;卷二十五至四十五人物志,其目十四,为南朝宗系,名贤、宦绩、忠义、忠义表、孝友、儒林、文苑、隐逸、尚义、耆硕、方伎、列女、方外;卷四十六至五十六艺文志,其目五,为书目、赋、诗、诗余、杂文;卷五十七至六十杂缀志,其目三,为史事、祥异、纪闻,为志凡十,为目凡六十六,为卷六十。丹徒原镇江府属,其地历史悠远,事物殷繁,人文鼎盛,故图与宸翰多至四卷,居邑志中之首。其体例以十志为纲,得简御繁,搜采完备。其志艺文之书目,以四部别居,诗以时代备列,不分体裁,皆为得体。有稿本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

猜你喜欢

  • 瞻园词

    二卷。续一卷。张仲炘撰。张仲炘,字慕京,号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张凯嵩之子。生卒年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转任御史、给事中等职。他虽曾参加过北京强学会,但对戊戌变法持反对态

  • 毛诗古音参义

    五卷。清潘相(生卒年不详)撰。相字经峰,湖南安乡(在今湖南省)人,官至云南昆阳州知州。是书论音,多本陈第《毛诗古音考》、顾炎武《诗本音》之说。潘相认为,读音若从古声则不当叶,若从今韵则不必叶,无须以叶

  • 翠滴楼诗集

    六卷。清冯云骕(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冯云骕,字懿生,代州(今山西代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翠滴楼诗集》六卷皆所作古今体诗,冠为赋一篇,殿为词一阙。冯云骕

  • 从化县志

    五卷,清郭遇熙修,张德桂纂,梁长吉增补。郭遇熙(1650-1720),字骏臣,号省斋。河南新乡人,进士,康熙二十八年(1679)任从化知县,擢刑部主事,学业多有成就,编修《从化县新志》,著《郭氏族谱》

  • 寿金盦石刻

    四卷。清斌良书。斌良字笠耕,官侍郎,其《抱冲斋帖》己著录。此其自书。第一卷临米芾小楷《千字文》。第二卷临陈子昂、赵松雪《感遇诗》。第三卷临赵孟頫《抚州永安禅院僧唐记》。第四卷缩临《兰亭序》,并赵孟頫十

  • 为善最乐

    不分卷。作者不详。此传奇写北宋沂国公王曾父子之事。明传奇《百顺记》即写王曾事迹,此书当为清人在旧本基础上改编润色而成。全书分为三段:第一段十三出,第二段五出,第三段十出。其故事大略为:北宋时王宗元平生

  • 历代画家姓氏韵编

    七卷。清顾仲清撰。顾仲清字咸三,号松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工画而尤长于画蝶,有咏蝶诗三百首。此书卷首为帝王藩封之善画者。末为释、道、闺秀、外国。其中取画家姓氏依韵编排,以便寻检。

  • 利川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何蕙馨修,吴江纂。何蕙馨,字仲香,河南息县人,增贡,官利川知县。吴江,字枫桥,本县人,贡生。按利川,向属土司,明以来,先属菱州,后属施州卫,乾隆元年(1736)改利川县,以忠孝、忠路

  • 论语义疏

    十卷。魏何晏(见《论语集解》)等注,南朝梁皇侃疏。皇侃(488-545,亦作皇偘)是南朝著名经学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好学,师从当时的名儒贺,尽通其学。擅长《礼》、《易》、《老》、《庄》诸学,

  • 周官禄田考

    三卷。清沈彤(1688-1745)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师从何焯。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被邀修纂《三礼》,《大清一统志》,书成仪叙九品官,不仕归故里。学问根底深厚,通贯群经,尤精《三